加载中…
个人资料
欧阳询上海书院
欧阳询上海书院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9,193
  • 关注人气:2,5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华新韵十四韵》与我提出的《中华新韵十三韵》邂逅

(2007-01-26 17:54:25)
标签:

海岸

新韵则

中华

孙轶青

刘向东

分类: 刘坤提出的新十三韵
《中华新韵十四韵》与我提出的《中华新韵十三韵》邂逅
中华诗词学会会长   孙轶青
 
《中华新韵十四韵》与我提出的《中华新韵十三韵》邂
 

                                      ——文/海岸
 
 
记得那是一个阳光妩媚的仲夏,著名诗人刘向东先生给我打来电话说,让我校对一下他给我的《刘坤诗词集》所作的“序”,我感到很是惊讶,一个“外行人”怎么能给刘向东先生的大作做校对呢?刘向东先生出身书香名门,他的父亲刘章老先生是我国著名诗人、作家,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委员、《诗刊》编委。刘向东先生不容我说,硬是给我发了电子邮件。我十分高兴地下载了附件,急忙打开,第一映入眼帘的便是刘向东先生的这句话:“结识刘坤先生是偶然的。真巧,他和我的三伯父重名,好记,嘴上不说,心里也亲切。”我凝视着这几个普普通通的瘦弱文字久久没有离去。多么质朴的语言呵,在我内心的深处一下子感悟了一个诗人是多么的普通,又是多么的崇高,多么的值得敬仰呵。
 

刘向东先生对我的《诗词集》看得很仔细。接下来他说:“这是他的头一个诗集,起初,刘坤先生将它命名为《初笄女》,其中有新诗,有古体诗词,有的则依照他自己“创立的新韵则”操作,为了有更强的概括力,在我的建议下,启用了现在这个书名。”这是向东先生的原话,说我“创立了一个新韵则”。这一下让我晕了,头发也竖起来了。我吃力地抑着自己的心情,让它静下来,再静下来。可仔细想想,向东先生的话也没有错呵。从古到今,从《诗经》的用韵到《广韵·206韵》、《平水韵·106韵》以及建国后颁布的《中华新韵·十八韵》,再到2005年新修订的《中华新韵·十四韵》,哪一部韵书也没有说过用《中华对韵十三韵》作为“韵书”的呵。尽管如此,我还是硬着头皮给向东先生的大作提出了建议,我说:“是否将‘创立’二字更为“提出或提倡”。因为,它绝不是我的所谓“创立”,更不是我的别出心裁,其实,在我国的北京地区《十三辙》早已经是人人皆知,家喻户晓的“辙儿”,地地道道的普通话音韵。作家车锡伦先生在1975年编著的《诗韵常识》一书中,对北京话的《十三辙》作了十分细致的划分,并论述了“十三辙”作为普通话的韵辙的实用性。这是因为中国的普通话是以北京话语音为基调的,我国现代的新诗歌创作、戏曲创作、民歌创作等,其用韵大多都是以《十三辙》为韵辙的,很少有人用《平水韵·106韵》为韵辙的,这就是说我们是多么需要一个普通话的韵书呵!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再说我也不是一个所谓的“文学家”,呵呵。。。因此,我经常反思自己的愚昧和无知。直到2000年的一个初秋的一天,在北戴河我与时任中华诗词学会会长的孙轶青秘书长不期而遇,我才坚定了自己用《中华对韵十三韵》作为诗词写作的韵辙的信心。
 

具体日子记不清了,那时,我正在北戴河做一个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中央领导都很重视,加之中央领导暑期在北戴河办公,所以经常有领导来现场视察、参观,孙轶青会长当时是以原全国政协委员、副秘书长的身份来视察工作的,一同来的都是全国政协的老领导。其实,我们根本就不知道是什么级别的领导来,但是,从保卫级别来看,我能猜到是中央的什么领导或是离位的老领导。受上级指示,我给孙轶青秘书长一行作了简短而又使老领导爱听的介绍,并参观了现场。记得是在介绍完之后,一个满头华发的老领导走近我说:“你介绍的不错。”边说边拿出一张名片双手递给我,我很恭敬地双手接过名片,扫了一眼,哇,这不是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孙轶青先生吗?巧了,怎么一点领导架子都没有,竟然是那样的平易近人,让我紧张的情绪一下子放松了不少。我们边走边说,在一个方便的时刻,我突然转了话题,我说,向您老(会长)请教一问题呵?老人很自然的答应了,于是,我就直说了:“写诗词在用韵上可以用“十三辙”作为中华新韵吗?”老人反应很快,点点头说:“可以的,“中华新韵”也在研究当中。。。”
 

时间飞快地过去了,我们一一握手道别,我激动地挥着手目送孙轶青会长一行的车子离去,直到很远。这时我才突然醒过神来,我重复着孙轶青会长的殷切话语:“可以的,“中华新韵”也在研究当中——。”
 

回到办公室,我就迫不及待地拿出孙轶青会长送给我的名片看个仔细,上面写着:
 

——————————————————————————
中  华  诗  词  学  会  会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直分会顾问
原全国政协委员、副秘书长
国家文物局长、人民日报副总编

           孙 轶 青

信址:北京晨光街**号            电话:010 - ********
邮政编码:100006
——————————————————————————
 

这张名片,我一直放在我的办公桌的抽屉里珍藏着,直到现在,完整无损。时隔五年,也就是2005年我终于看到了中华诗词学会新修订的《中华新韵·十四韵》,这也是我几十年来所感到的最激动人心的事情。使我没有想到是,新修订的《中华新韵·十四韵》竟然与我所提倡的《中华对韵十三韵》邂逅了。下面我们就比较一下这两个韵辙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大家就会一目了然了。

——————————————————————————

《中华新韵·十四韵》

——中华诗词学会2005年颁布
 

韵部名          韵  母 
 
一   麻     [a,ia,ua]
二   波     [o,e,uo]
三   皆     [(ê),ie,üe]
四   开     [ai,uai]
五   微     [ei,ui(uei)]
六   豪     [ao,iao]
七   尤     [ou,iu(iou)]
八   寒     [an,ian,uan,van]
九   文     [en,in(ien),un(un),ün(üen)]
十   唐     [ang,iang,uang]
十一 庚     [eng,ing(ieng),ong(ueng),
             iong(üeng)]
十二 齐     [i,er,ü]
十三 支     [(-i)(零韵母)]
十四 姑     [u]
《中华新韵十四韵》与我提出的《中华新韵十三韵》邂逅

 
—————————————————————————
 

《中华新韵·十三韵》

——海岸提出的【新韵则】
 
 
 
韵部名          韵  母                      收 音
 
一、  麻花    [a,ia,ua]                   a
二、  波歌    [o,uo,e]                    o·e
三、  乜皆    [(ê),ie,üe]               ê
四、  开怀    [ai,uai]                     ai
五、  飞灰    [ei,uei]                     ei
六、  豪条    [ao,iao]                     ao
七、  尤求    [ou,iou]                     ou
八、  寒前    [an,ian,uan,üan]           an
九、  人文    [en,in,uen,ün]             en
十、  江阳    [ang,iang,uang]             ang
十一、庚东    [eng,ing(ieng),ong(ueng),
               iong(üeng)]               eng·ong   
十二、支齐    [i,er,ü,(-i)(零韵母)]  i·ü
十三、姑苏    [u]                           u
 
——————————————————————————
 

从以上不难看出,《中华新韵·十四韵》与《中华新韵·十三韵》所不同的是:“十三韵”把“十四韵”的“支、齐”两韵合并为一个韵部,即“齐支韵”部,其余完全相同。至于我为什么把“齐、支韵”合并,为什么叫“对韵”,在以后的文章里我将陈述,请各位朋友谅解。
 

在此,我真诚地欢迎各位朋友提出意见和建议,我将不胜感激。谢谢!
 
 

                                        2007/1/26日于秦皇陋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