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举举
举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69,242
  • 关注人气:27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雒建斌,陈大融

(2010-11-03 01:13:00)
标签:

杂谈

记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雒建斌,陈大融

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71月由国家计委批准建设,198810月通过验收,是清华大学的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我国较早获准成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      摩擦学是由多学科组成的综合研究领域,实验室在建立之初,就制定了主要目标,即在深层次上揭示摩擦与润滑的本质,探索新原理,新功能,推动摩擦学发展.实验室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担任学术委员会委员和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

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了一个多学科的研究平台,实验室由中心实验室和三个分室组成.目前有固定人员62,其中教授14,副教授36, 在站博士后15.研究人员中4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73%.实验室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白俄罗斯技术工程院外籍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得者多人.实验室与国际学术界联系密切,国际交流频繁,在同领域的国际学术界有重要影响.

实验室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国家发明三等奖1,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2,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7,美国摩擦学与润滑工程师协会(STLE)2003年度最佳论文奖1.近五年来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7(2项美国专利);发表论文590余篇,其中SCI收录200余篇,SCI引用800余篇次;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

早在20世纪50年代,郑林庆,温诗铸等人就开始探讨摩擦学问题.进入20世纪80年代起,郑林庆教授荣任我国摩擦学学会第一届副理事长,第二届理事长,国际摩擦学学会副理事长,温诗铸教授任摩擦学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的一批年轻教师开始进入摩擦学研究,在派出多名教师出国从事客座研究的同时,吸纳了多位留学归国人员.

1988年摩擦学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温诗铸教授任重点实验室主任,雷天觉院士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了尽快将我国的摩擦学研究提高到国际水平,以国际摩擦学研究领域十分活跃的主题之一——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为主要研究方向和突破点,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颇具影响的弹流润滑研究中心.在此期间,实验室培养了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者,如金元生,陈大融,胡元中,朱东,黄平,杨沛然等.

1996年陈大融教授任实验室主任,谢友柏院士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重点转向新兴的纳米摩擦学和表面界面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实验室在薄膜润滑,纳米摩擦学,表面效应等领域取得了突破,在国内外获得较高评价.在此期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国家发明三等奖1.温诗铸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大融教授当选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金元生教授当选白俄罗斯工程技术研究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雒建斌被聘为长江特聘教授,雒建斌教授,褚福磊教授获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资助.实验室重视国际合作研究与交流,1988年召开了"第一届亚洲摩擦学国际会议",与国外7个学术机构签订了合作研究协议;重视实验室对外开放,通过教育部国际合作项目与实验室开放基金,为百余名国内外访问学者提供了实验研究条件;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为提高青年教授的学术水平与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做了大量的工作;重视运行体制的改革,逐步形成了以教授为学术主体,教授之间的合作为交叉学科研究基础,支持创新思想与创新研究存在与发展的新的运行体制,在全体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新局面.在此期间,科学研究蓬勃发展,优秀人才不断涌现,开拓了数个新的研究领域,为摩擦学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4年实验室聘请钟掘院士为学术委员会主任,雒建斌教授为实验室主任.逐渐形成了以青年学者为主体,学术气氛活跃,研究方向相对集中,研究领域互补的学术队伍.依据摩擦学学术研究发展的趋势和我国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战略的需要,针对摩擦学实验室跨学科,多领域的研究特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拓展为:(1) 摩擦学理论与技术;(2)表面技术及应用;(3)微纳制造理论与技术;(4)智能和生物机械设计,制造理论和技术;(5)微纳光电测试技术.即由基础研究为主转向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方向发展.在此期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同时,雒建斌,褚福磊和孟永钢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路新春,何永勇,柳强获跨/新世纪人才基金资助.丁建宁,田煜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近年来,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和重点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总装备部创新研究计划等一批国家级科学研究项目.在科研过程中,群体成员在学术思想,科学理念和研究兴趣方面相互融合,形成了一个团结协作,凝聚力强,研究方向互补,总体目标一致的研究群体.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进展:

.在纳米薄膜润滑实验和理论研究方面取得重要创新成果

率先在国内开展了纳米薄膜润滑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