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举举
举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69,183
  • 关注人气:27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流固耦合换热模拟需要注意的地方(转)

(2010-08-08 17:06:00)
标签:

杂谈

近来在做流固耦合换热的模拟,流固耦合换热问题就是流动换热的问题,只不过这里面含有固体参与换热。
个人觉得这些地方在做的时候需要注意的:
gambit前处理
1.流体与固体相接触的部分单独设置为墙,取个区别于默认wall的其他名称。
2.设置好边界条件后需要另外设置固体区域和流体区域。
Fluent计算
1. 如果管道细长,需要采用双精度求解器;
2.对固体区域材料的定义;
3.对流体区域材料的定义;
4.流体与固体接触的墙需要设置为耦合换热墙,其余的墙按照实际情况给定温度或热流密度或者为绝热。


fluid区与solid区的分界边在gambit中设定为wall类型,并命名为wall1,
用fluent导入后,在boundary conditions面板的zone区中会自动多出一个名为
wall1-shadow的zone。

并且在wall1以及wall1-shadow设置面板的thermal conditions选项中均有一个coupled类型(一般只有heat flux、temperature、convection、radiation、mixed等类型选项)。

请问wall1-shadow的含义,另外,coupled热边界条件类型是否是耦合传热问题中“分区求解,边界耦合”的耦合边界?

如果是耦合传热问题的耦合边界,它们的wall thickness以及heat generation rate还需要设置么?是否厚度只要设为很薄就可以了?热产生率如果无内部热源就设为0?



PS:我用的fluent6.2,手头只有6.0的manual,而且也未能查阅到流固耦合换热边界的相关信息。


最好用双精度、耦合隐式求解器

 外部环境(等温/绝热/对流/幅射或者其组合边界条件)
         ------------------------------ 固体壁外表面
         | 固体计算域(热传导) |
         ------------------------------ 固体-流体的交界面(缺省为couple)
进口边界 | 流体计算域(CFD求解) | 出口边界
         ------------------------------ 轴对称线
其中在固体-流体交界面上出现的wallwall.shadow,分别属于固体和流体计算域。二者是指同一面,即固体-流体的交界面。
因此,你只需要设置流体进口和出口边界条件,以及固体壁外表面上的外部环境传热边界条件。在固体-流体交界面(wall或者wall.shandow)上,FLUENT自动计算得到流体-固体传热系数以及温度分布。
对于正常求解温度场,固液交界面无所谓边界条件,温度场求解区域就是整个计算域(包括固液),在交界面出只存在热流联系和温度连续的约束条件。这在CFD软件中是自动满足的
不用interface,剖开固体域和流体域是用split,是两者之间只保留一个面,这个面不用指定边界条件。在指定固体域和流体域后,生成网格,输入到fluent中,自动将固体域和流体域的分界面分成耦合的两个面,这两个面也不用指定边界条件。这样就可以了。

不管是否耦合传热,都是求解能量方程。耦合传热问题中,流体区和固体区分别有其能量方程(固体区的能量方程就是导热微分方程),所谓耦合就是两个能量方程在区域界面处的边界条件:温度连续和温度梯度连续(也就是热流连续)。
而对流换热系数是在牛顿冷却公式意义下定义的,在耦合传热问题中有何意义?
别凭感觉,要从数学和物理意义的角度去思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非牛顿流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