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了:沪深300一度重回08年牛市高点
北向资金同步再现净流入
今日两市开盘后震荡拉升,指数再度刷新高点。沪指最高涨至3556.8点,成交量进一步放大。
沪深300指数(5417.667, 49.16, 0.92%)(5417.6677, 49.16, 0.92%)盘中突破5400点,最高触及5433.47点,为2008年1月以来首次。
随后市场冲高回落,创业板指率先翻绿。
指数虽然新高,但仍有3000余只个股下跌。市场继续演绎结构性行情,大市值的核心资产继续冲冲冲。
当部分投资者还在犹豫行情是否能延续下去时,2021年开年几天一直呈现流出态势的北向资金突然掉头杀入,今日早盘净流入约7亿元。




8 年 40 倍——成长决定长涨,周期主导快涨 股价上涨的重要时刻: 2014 年末,公司以一己之力为推动单晶发展主动
切入下游组件,估值提升。2017 年单晶硅片盈利超预期、组件放量进入 全球前十,PE 和 EPS 双升。2020
年中欧新能源政策超预期,公司坚持一 体化布局,提前完成 20GW 目标,PE 和 EPS 双升。
过去的成功——从本质出发,谋长远经营,轻短期盈利 总结公司过往成功,除来自龙头公司共有的成本管控+研发实力外,更核
心的竞争力:坚持“第一性原则”并高效执行、量产踩点精准并赚取技术 进步的利润、极强的供应链管理能力。
首先,创始人对行业理解深刻,确立单晶路线→切入下游组件→形成一体 化布局,每一步正确的战略和超强的执行力为超级成长周期提供动能。
其次,在新技术上公司都早早进入研发阶段,但考虑设备成本及供应链制 约,公司不会盲目量产,适时踩点量产,并赚取技术进步的超额收益。
最后,公司通过培育设备厂、签订长单等方式进行供应链管理。 当下的挑战——短期降盈利,长期利龙头 当下及未来 1-2
年,公司在硅片业务上需面对新进入者与尺寸更替的双重 压力,电池业务上受到新技术路线的冲击,组件业务上强敌环伺,虽每个
挑战都重大,但我们认为凭借公司坚持第一性原则、量产踩点赚取技术进 步的钱、超强的供应链管理能力三大优势及当前布局情况,未来这些挑战
仅在阶段性造成盈利下滑,长期看公司竞争优势持续扩大。 未来的机遇——平价新时代,业务再成长
全球迈入平价新时代,行业长期成长空间逐步打开,龙头一体化企业组件 将成为其利润输出口,而品牌和渠道成为核心竞争力。此外,随度电成本
的进一步降低,光伏多场景应用将逐步成熟,公司已布局的 BIPV 具有万 亿市场空间,为后续业绩增长提供新动力。
估值与市值——轻供需错配带来利润变化的短逻辑,重做大蛋糕的长逻辑 短期看,公司作为深度一体化光伏龙头,随着上游材料价格回落,盈利空
间打开,给予明年 45X PE,对应目标价 137.68 元,维持“买入”评级。 长期看,预计 2025 年全球装机达
350GW,组件环节的市场规模为 3968 亿元,大胆预计公司组件市占率 40%,硅片市占率 50%,贡献利润 208 亿
元,假设估值稳定在 40 倍,对应市值 8326 亿元,市值空间达 130%以上。
通威股份600438----光伏第二,未来10年的中长期价值
2020年11月,通威股份(600438,SH)与天合光能(688599,SH)、美科硅能源两家企业签订硅料大单,锁定了未来3年的供应。这正好印证了一句话——硅料要靠抢。硅料市场今时不同往日,因为年中突发硅料大厂安全事故加供需逆转,价格迎来暴涨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分析,预计12月份多晶硅和硅片产量将创历史新高,分别约为3.8万吨和16.5GW,产不及销仍是多晶硅价格企稳的重要支撑。
实际上,国内硅料巨头高度集中,通威股份是其中龙头。截至2019年底,通威股份旗下子公司永祥股份多晶硅料产能高达8万吨。而永祥股份也是少有正大幅扩产的硅料企业。根据永祥股份的扩产规划,2019年,其出货量为8万吨/年,2021年要达到16万吨/年,2023年要达到22万~29万吨/年。
除开硅料环节之外,通威股份的电池片盈利改善明显。三季度公司电池片出货5.76GW,其中多晶产品约1GW。公司已启动眉山二期7.5GW及金堂一期7.5GW的电池项目,预计2021年内投产,届时公司电池产能规模将超过40GW。公司电池片非硅成本进一步改善,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603993洛阳钼业----未来中长期目标---9.8---1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