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基股份(601012)---光伏龙头,未来10年的中长期价值

分类: 股票证券 |
A股新年开门红
创指大涨3.8%沪指站上3500点
1月4日消息,三大指数高开,开盘后创指较为强势,沪指小幅跟涨,特斯拉板块大涨,猪肉板块爆发,白酒持续活跃。临近上午收盘,创指一度涨近4%,沪指站上3500点,为2018年1月以来首次。总体市场成交量明显放大,两市个股涨多跌少,涨停家数增多,赚钱效应较好。午后,三大指数高位盘整,农业种植板块异动拉升,汽车板块走强,沪深两市成交额突破1万亿元,总体个股涨多跌少,赚钱效应好。
截至今日收盘,沪指涨0.86%,报3502.96点,成交额为5234亿元;深成指涨2.47%,报14827.47点,成交额为6410亿元;创指涨3.77%,报3078.11点,成交额为2296亿元。
从盘面上看,猪肉、白酒、国防军工板块领涨,银行、眼科医疗、保险板块领跌。
今天最有代表性的其实一批千亿万亿龙头集体创新高,所以要聚焦,不必再关注那些不靠谱的小票,4000多只股票收缩到100只以内就够了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分析,预计12月份多晶硅和硅片产量将创历史新高,分别约为3.8万吨和16.5GW,产不及销仍是多晶硅价格企稳的重要支撑。
实际上,国内硅料巨头高度集中,通威股份是其中龙头。截至2019年底,通威股份旗下子公司永祥股份多晶硅料产能高达8万吨。而永祥股份也是少有正大幅扩产的硅料企业。根据永祥股份的扩产规划,2019年,其出货量为8万吨/年,2021年要达到16万吨/年,2023年要达到22万~29万吨/年。
除开硅料环节之外,通威股份的电池片盈利改善明显。三季度公司电池片出货5.76GW,其中多晶产品约1GW。公司已启动眉山二期7.5GW及金堂一期7.5GW的电池项目,预计2021年内投产,届时公司电池产能规模将超过40GW。公司电池片非硅成本进一步改善,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通威股份眼下的大动作是光伏全产业链的渗透。
11月,永祥股份、通威太阳能拟分别与天合光能共同投资年产4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年产15GW拉棒项目、年产15GW切片项目、年产15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通威在各项目公司中持股比例均为65%,天合光能持股35%。这意味着通威股份要切入市场高度集中的硅片领域。
通威股份欲做的硅片是最近被热烈讨论的210硅片。目前210硅片主要由中环股份、上机数控、京运通等提供。根据光伏咨询机构PV InfoLink的技术报告,210mm尺寸硅片的市占率将在2024年~2025年实现逆转。
有行业分析师点评,通威股份强势切入硅片环节,有望利用自产硅料的低成本优势覆盖非硅成本劣势,生产低成本硅片,大大减轻电池环节成本压力,分享上游环节利润的同时,提升公司在电池产业链综合竞争力。
实际上,今年光伏产业链的博弈主要在硅片和硅料环节。而在切入硅片产业后,通威股份有望提高在产业链的议价地位。
眼下正进入光伏产业链的扩产周期,通威股份的60亿定增也落地。通威股份的募集资金将用于年产7.5GW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智能工厂项目(眉山二期)、年产7.5GW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智能互联工厂项目(金堂一期),同时补充流动资金。
而公司该次定增的认购增发对象也是星光熠熠。共有16家机构获得定增股份配售,其中不乏大成基金、财通基金、高瓴资本以及睿远基金等知名机构。其中,大成基金认购金额最高,达到14.7亿元,高瓴资本、睿远基金分别认购了5亿元和2亿元。
高瓴资本无疑最为市场关注,近年来,高瓴资本从早期投资到现在更多参与二级市场交易。高瓴资本最近参与的定增项目还包括凯莱英、健康元、广联达、国瓷材料等。
除开通威股份的多晶硅料扩产计划外,通威股份还准备扩充太阳能电池业务,其目标设定为2020年30~40GW,2021年40~60GW,2022年60~80GW,2023年80~100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