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春入烧痕青”趣谈
(2011-05-20 03:00:29)
标签:
文学常识 |
分类: 1文史常识 |
“春入烧痕青”趣谈
昨夜观看《刘长卿诗编年笺注》,发现长卿有孤句“春入烧痕青“,全诗已湮没无闻.此孤句甚佳,意思为“春非在别处,春之在处,烧畲之中,泛出几点绿草。
【名称】《访杨云卿淮上别墅》
【年代】北宋
【作者】惠崇
【体裁】五言律诗
《访杨云卿淮上别墅》 - 作品原文
地近得频到,相携向野亭①。
河分冈势断,春入烧痕青②。
望久人收钓,吟余鹤振翎。
不愁归路晚,明月上前汀③。
《访杨云卿淮上别墅》 - 作品注释
②烧痕,曾被野火烧过而留下的痕迹。
③汀,水边平地,小洲。
对于此句,颇有一番故事可以供阐发,乐与闻者可以与吾共观一二。
一、句同是否即抄袭?
惠崇和尚喜欢作诗,他最得意的佳句“河分冈势断,春入烧痕青”却是抄自唐诗人司空曙和刘长卿的。按:今查《全唐诗》司空曙卷,已无“河分岗岭断”句,应当是已在历史传承中遗失。惠崇是否涉嫌抄袭呢?我想,惠崇应该是蓄意为之,以显示机趣,只套用别人的一句,未为奇,有抄袭嫌疑;而两句同用前人之诗,则必定是充满机趣,造境出奇。
古时候有人以王之涣之诗更为词作,由于古人使用竖行无句读之行文方式,“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即念作“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此修改不仅语意想通,而且出奇之处是居然还押韵。
由此知,惠崇为之,亦是古人的一种风趣,逞才气以自娱,可为佳话,不当以卑鄙败下度其人。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三《诗犯古人》说:“唐(按,当为宋,即本朝)僧诗云:‘河分冈势断,春入烧痕青。’有僧嘲其蹈袭云:‘河分冈势司空曙,春入烧痕刘长卿;不是师兄偷古句,古人诗句犯师兄。’此虽戏言,理实如此。作诗者岂故欲窃古人之语以为己语哉!景意所触,自有偶然相同者。”
宋·刘攽《中山诗话》说:“僧惠崇诗云:‘河分冈势断,春入烧痕青。’而崇之弟子吟赠其师诗曰:‘河分冈势司空曙,春入烧痕刘长卿;不是师偷古人句,古人诗句似师兄。’杜子美(杜甫)有‘峡束苍江起,岩排石树圆。’顷,苏子美(苏舜钦)遂用‘峡束苍江,岩排石树’作七言句,子美岂窃诗者?大抵讽古人诗多,则往往为己得也。”
宋·阮阅《增修诗话总龟》卷六《评论门二》引《古今诗话》:“僧惠崇有诗云:‘河分冈势断,春入烧痕青。’士大夫奇之,然皆唐人旧句。崇有师弟,学诗于崇,赠崇诗曰:‘河分冈势司空曙,春入烧痕刘长卿;不是师偷古人句,古人诗句似师兄。’大都诵古人诗多,积久或不记,则往往用为己有。”
北宋僧志文《西阁》诗有句“年光似鳥翩翩過,世事如棋局局新“。而明朝《增广贤文》则有“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却亦吟出新意,人不以为怪.
又《千家诗》选入的两首诗,赵师秀《约客》全诗为:“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半夜,闲敲棋子落灯花”,而曹豳《春暮》全诗作“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处处蛙。”两人都不约而同写出“青草池塘处处蛙“之句,虽然都是写景,但前者着重夜色宁静之情致,而后者着重静中有动的惊喜,皆能自造风韵,达言有尽而意无穷之妙.
二、句类似是否即抄袭?
《诗薮》所举惠崇佳句,有“古戍生烟直,平沙落日迟”一联,造境甚为有意味.但此联不由得使我们吟出王维《使至塞上》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北宋诗宗黄庭坚有《病起荆州亭即事》一诗,作:“翰墨场上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维摩。近人积水无鸥鹭,时有归牛浮鼻过。”唐人陈咏有诗句“隔岸水牛浮鼻渡”,黄庭坚将此句变更做自己的诗,并得意的声称为“点铁成金”、“脱胎换骨”。
惠洪《冷斋诗话》引黄庭坚语:“诗意无穷而人之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思,虽渊明、少陵不得工也。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摹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
“夺胎换骨”与“点铁成金”出于道书,禅宗.《历代法宝记》、《宝林传》有达摩付法、得髓慧可、得骨道育、得肉尼总持的传说,是用来比喻悟境的浅深的。惠洪所传黄庭坚的话用这个比喻,意即要求规仿前人语意,体味古人的诗意而进行新的加工凝练,赋予古人语汇辞藻以新的意蕴;又或者参照前人言句加以变换改造,使之境界一新,以此创造超越前人,催生新的震撼.
黄庭坚名篇《题竹石牧牛》“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尚可,牛斗残吾竹”,山谷“自谓平生极至语”,然实仿学李白《独漉篇》“独漉水中泥,水浊不见月。不见月尚可,水深行人没”,清代吴景旭以为“语言甚新”。《和答钱穆文咏猩猩毛笔》起句“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即是衍化曹植《洛神赋》名句“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结句“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亦是学习杜甫“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旁入他意的形式,同时还化用了杜甫《江上独步寻花》篇中“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诉人只颠狂”的句意。其他如“百年中半夜分去,一岁无多春再来”源于白居易寄元九诗“百年夜分半,一岁春无多”;“公有胸中无色线,平生补衮用功深”渊自杜牧诗“平生无色线,愿补舜衣裳”。
三、意境似是否即抄袭?
北宋苏轼有《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得一洗万古凡马空之赞誉,后人遂搁笔不敢复为之。而两宋之间的张孝祥亦作<念奴娇>,有"塊壘胸中冰與炭,一酌春風都滅"的得意之句,而金人蔡松年有《念奴娇.离骚痛饮》,综合两人之句之意,并能独出机杼,自造新意,与东坡于湖争辉互为镜鉴.:“离骚痛饮,笑人生佳处,能消何物。江左诸人成底事,空想岩岩青壁。五亩苍烟,一丘寒玉,岁晚忧风雪。西州扶病,至今悲感前杰。我梦卜筑萧闲,觉来岩桂,十里幽香发。块垒胸中冰与炭,一酌春风都灭。胜日神交,悠然得意,遗恨无毫发。古今同致,永和徒记年月。”
故此,意境类似是否涉嫌抄袭这个简单问题,我就留给诸位有心者来自己解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