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品评历史人物 |
春秋时期的名臣数不胜数,可智德兼备之臣却不多,范蠡就是其中一位。
勾践元年,勾践率越军大败吴军,吴王败退七里营,临死之前,吴王阖闾把侄子夫差叫到床头,问:“你能忘了这次大败之辱吗?”夫差流泪道:“不能!”
阖闾死后,夫差训练部队,准备复仇,此时勾践不听大夫范蠡的劝阻,带大军再次伐吴,结果大败。称臣于吴。范蠡给勾践出主意,让他将西施献给吴王,勾践言听计从,立刻照办。果然,自从西施到了吴国,吴王不理朝政,太宰伯嚭掌握大权,伍子胥十分着急。
这时,勾践在越国卧薪尝胆,发奋图强,要向吴国报仇雪恨,深得百姓爱戴,时机成熟后,勾践三次伐吴,在最后一次伐吴战争中,灭吴。
灭了吴国后,由于范蠡立的功劳最大,于是勾践要重赏他,而范蠡推辞了,因为他想道:“之前很多帝王在国家安定后都诛杀功臣,大王以后必不放过我!”于是他给另一位大夫文种写信,劝他辞职,文种不干,范蠡只好独自辞官,来到齐国,自称鸱夷子皮,辛辛苦苦赚钱,家产达几十万,齐王要请他当国相,他说:“拥有千金,能当卿相,虽然是一个人的最高荣誉,但是长期享受富贵不吉祥。”他散发钱财,隐居在陶地,于是世人称陶朱公。
前一篇:木子讲历史故事之明末京门之战
后一篇:木子品历史人物之范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