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是一个大方地,习俗也有很多种,我是生在中原地带的农村人,对周口地区的习俗自然了解一二。
一、三十夜,不管是老人或是小孩,都早早的起床,大概三四点左右,然后是男主人烧锅做饭,原因是,女人干的不算,男人年夜做一次就等于做年饭,饭就是饺子,锅里还要下点绿豆丸子,是为了来年财源滚滚。
二、吃过饺子后,大人就开始亲近的老人家去拜年,小孩子们都跟着,因为每去一家,都能吃到很多好吃的零食。至于上坟的事,小孩可都不原意去,拿着鞭炮,到自家老人坟上烧纸钱。
三、走亲戚拿大馍,算是一种物特色,大馍就是比一般馍要大的圆馒头,大概有二三斤左右。
很久没有回老家过年了,对于这些从小到大的习俗,倒是没有忘记。
小时候,我总是盼着过年,其实就是盼着有好吃的,有新衣穿,还有压岁钱。农村比不上城市,虽然已经过了90年代,但那个时候的农村,才刚刚改变吃杂面的局面,过年在我们农村孩子心里,依然是一个充满渴望的事。
如今,我们长大了,生活也好了,过年不再是一种期盼,现在农村的孩子,过年在他们眼里,就是可以好好的玩一下,好好的吃喝一个,忘记了很多不该忘的习俗。
我一直在想,是谁改变了农村,农村又改变了谁,农村是变得可爱,还是让人可悲,只能用时间去证明或对或错。
可我记得,每次去回家,都能听到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结婚的年龄提高了,离婚率提高了,孩子对性的认识也提高了,可我们大人的思考却少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