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仙访道娄景洞

(2009-07-24 17:02:58)
标签:

临沂

费县

历史文化

王雅量

朱田镇

娄景洞

文化

分类: 费县志中的名胜古迹


          寻仙访道娄景洞

 

 

 

  娄景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它既是一处古迹,也是一处风景名胜,位于朱田镇团瓢店村北笼头崮轿顶山左侧悬崖峭壁之上,海拔约350米,古传此洞为娄瑾修炼处,清代费县学者,曾任江西东江县令的高晙认为娄瑾即汉代的娄景,娄景洞因此得名。

  听娄景洞的名字,是很久以前的事,那时我十三四岁,同学们经常相约骑车浏览费县的风景名胜,每次我都积极参加,唯有娄景洞之行,忘记什么原因没有去成,一直遗憾了二十多年,不是没时间,也不是没有钱,就是没有合适的机会再去娄景洞。
    这次去娄景洞,虽然看起来还是有些突然,却也是蓄谋已久,我需要做这方面的资料整理,也是为了圆少年时期的一个梦,于是又约了两位朱田籍的同学,再访朱田。


    车过团瓢店村时,我发现路边一位老大娘在压碾,她用的是一种很古老的糟碾,感觉时间一下子倒流了许多,原来只在石井镇看到过,朱田离县城比较近,还有这样的糟碾真是意外。
    娄景洞距山顶很近,我们停车的位置在半山腰,山不是很高,只是近日雨水太大,水流顺着山路而下,使路变得比较滑,得十分小心才行。在娄景洞下有一个观音堂,是现在重修的,从观音堂向上约三十多米就是娄景洞,有石阶相连,洞口已经不是我的《费县志》上所看到的原貌了,村里人把洞口简单地修了一下。一进洞,眼睛很不适应,什么也看不到,过了一会,才能看清十几米,洞里很潮湿,顶部还不断地向下滴水,据说这个洞里的水脉与苑上村的天镜泉相连,这边从娄景洞里洒上麦糠,那边天镜泉里就流出来了,从苑上村到楼景洞,得有七八里路,对四通八达的地下水网,这并不是问题。
    这个洞长约30米,宽6米,很宽敞,地面比较平坦,洞口砌石门,听说原有三尊石雕佛像及神龛,如今石桌、石香炉等还在,石雕佛像只看到一尊,也是缺少了头部,看来观音堂旁边的石像原为娄景洞里所有,所谓佛像,可能用神像更为恰当些。洞门处原有明人王雅量诗碑及其它碑碣数幢,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只有清康熙年间的《重修三教堂碑》,在地上躺着。
    在这里我们又见到了王雅量的足迹,他不仅是一位秉公办事的清官,也是一位学富五车的学者,王雅量在他被罢官回乡,走遍了费县的名胜古迹,进行细致的考证,树碑留念,这些文章和碑碣现在仍是研究费县历史文化的重要参考。
    朱田镇的小刘介绍说,娄景洞有三个洞相连,又称三连洞,我们所在的这个是一洞,往里走西北角有直径一米左右的洞口,与二洞相连,三洞略小于一洞,再往里就没有人敢走了,我们没带手电筒,没法走的更深,只在一洞里简单观察了一下,不过,有兴趣的人可以来做一下探险活动。
    下山后,听说路边有位姓廉的老人对这时的情况比较熟悉,我们特意请他给我们介绍,我首先问他娄景洞里我我们看到的那幢《重修三教堂碑》,是指的哪三教,老廉说是佛爷、老子和关帝,诸葛镇长他在衡山悬空寺看到一个三教殿,里面供奉着佛祖、老子和孔子,分别代表佛、道、儒三教,可能这里的三教堂原来也是如此。
    当地还有一个传说,有三兄弟成仙,老三先到,就坐了上座,我查了一下资料,观音殿为明嘉靖十七年僧人海成、海罡、海因所修。因为观音堂旁边的雕像没有头,所以无法辨别到底是三教创始人,还是这三位僧人,在没有找到石像的头之前不可断言。老廉说这些石像头都在附近,他曾经尝试找齐再拼到一起,不过他现在走路都用拐杖,看来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还是希望能有人尽快找齐,恢复石像原貌,毕竟,对研究当地历史文化和宗教艺术,还是很价值的。
    老廉指着不远处的一座庙,说那是玉皇庙,刚才我们没有注意,因为是空心砖拉起的院子,把它当作普通民房了,那也是现在重修的。过去玉皇庙是个四合院,有东殿,太阳殿,专门供奉太阳神的大殿,听说还真不多,我想起远古时人们有太阳崇拜,不知是不是有联系。玉皇庙是每年正月十六的香火,唱三天大戏,山门正下方就是戏台的位置,每到这时,四里八乡的人都赶到这时,求仙的求仙,游玩的游玩,好不热闹。
    从我们现在所在的路上,往上走三十三台阶,就是玉皇庙的山门了,这里有三道门,过去和尚们夏天都坐在山门上凉快,现在我们看不到那些台阶,它们都被抬下山,盖了村里的办公室和学校了。西面还有几座和尚坟,因为穷,他们修不起和尚塔。
    根据《沂州府志》和《费县志》记载,娄景洞中有个水池,那里的水可以炼仙丹,所以才有道士到这里修仙练丹。民间传说不知多少年前,娄景先生在这里修炼,有一天,一个妇女带孩子从这里经过,孩子不听话老是哭闹,妈妈就吓唬他:“你看,山上有个人,你再哭他就把你抱走。”孩子不哭了,娄景先生不高兴了,我是神仙,能让凡人看到吗?于是他就离开了娄景洞。其实,那母子俩并没有看到娄景先生,她这样说只是巧合。
    历史上确有娄景先生其人。娄景,即著《甲子乙丑海中金》者,《道藏》记载 ,娄景先生是秦末汉初人,曾任汉文帝侍郎官,后弃官入道,跟张君学道。得到云母朱英丸的药方,服了以后,活到130岁时,容颜不衰,容貌象三十岁年纪,传说娄景先生能日行三百里,喝一斗酒,活到二百岁。
    我们没有找到那个可炼仙丹的水池,不知水有什么神奇之处。从山门这个位置看,视野非常开阔,西面是沂蒙72崮之一的云天崮(一名云台崮),因山势险峻,高耸入云而得名,云天崮由东西两个崮组成,中间有个缺口,如两扇通天的大石门。在这里居高临下,远离尘嚣,看日出日落,花开花谢,看农人春种秋收,四季轮回,静心修炼,近水楼台先得月,真得能早成正果,列入仙班。
    如今两千年过去了,早成为神仙的娄景先生,若知道那只是农妇的一句戏言,并非天机泄露,会不会后悔离开这处人间仙境,也许一切都是定数,这也只有娄景先生自己知道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