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王学圻是中国版摩根·弗里曼

不过,演员的表演却堪称完美,尤其是王学圻演绎的屠岸贾与葛优的程婴旗鼓相当,可以与他在《梅兰芳》“十三燕”相提并论甚至超越了前者,前者难演之处在于形态与台词,而屠岸贾难演之处在于如何把握其中的恶与善,微妙之处见精准。除了陈凯歌的悉心“帮助”(完整的人物架构)外,王学圻完全是照着“一个好人,一个强人”来演绎,他完全相信他做的任何事都是绝对正确的,无论是满门抄斩赵家,还是摔死婴儿,或是给予韩厥脸上一剑,始终不发一言,冷酷无比,对他来说,是维护地位的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也属强人坚韧的一面,及至后段他识破赵武身份后,他设计让敌军围攻赵武,赵喊出“干爹”时,他立即单枪匹马回救干儿子,他并不是冷血动物,也有着侧隐之心,混杂着无法言说的亲情,最后,赵武与他比剑时,他数次手下留情,眼泛泪光。屠岸贾这个恶人被王学圻演绎出另一种味道出来——不再脸谱,而是有血有肉,优缺点都十分明显,让人既恨,又渗杂着怜悯,他的强人作风,甚至能够引起人们的同情。这特别能迷惑,甚至蒙蔽人们的眼晴,令人分辨不出他的身份。他已经突破中国银幕关于坏人形象的定义,从新书写了一个新的坐标。
在塑造屠岸贾这个人物上,王学圻令人看到他求新求变,不断学习的一面,这个角色中不难发现一些好莱坞电影的影子,同时,也让人看到他极强的塑造角色的能力。王学圻,可算是中国影坛的特例,越老越吃香,越老越受欢迎,50多岁以《梅兰芳》迎来演艺生涯最高峰,接连又演出陈可辛的《十月围城》,今年又有《日照重庆》及《剑雨》,他在这些一线电影中,有忠义之士,也有忏悔,自我救赎的父亲,更有穷凶极恶的太监高手,这些形态各异、反差极大的角色,都被他演绎得栩栩如生,各具特色,令人印象深刻。他戏路宽广,而且还有极大的空间,这实在让人惊叹。他以后还能予我们什么样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