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MSN上有朋友推荐《米香》。听说,该电影刚上映不久,利用国度假期,特意找了一间京城最大的影城观看,结果,从早上十点至晚上十点,都没有该电影的排期,只有一排排让人眼花瞭乱的大片。我贼心不死,又跑到三里屯附近几间影院去“寻访”,还是没有,心凉了半截。但发现一个颇为诡异的现象,有间影院将目前上画的大片进行“分档”包装,国产某大片,因有名导大明星,被冠之以“顶级大片”,与《盗梦空间》并排,而另一部国产大片,有名导,但明星阵容稍为弱一些,则被列为“超级大片”,更令人喷饭的是居然配上英文注释,方便友邦人士有选择的观看。
后来,听朋友细心兼耐心的介绍,在“影城两日游”后才在东四环一间小影院找到了《米香》,留意一下排期,一天两场。穿过阴暗的过道才到达影厅观看,让我仿约回到录像厅的时代。
尽管称之为《米香》,可在电影中,丝毫看不出米香这个汉语词语引申出来的美好意境。它通体阴冷,让人如鲠在喉。米香、王驼子,两人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人,各怀鬼胎的结合在一起。米香之所以嫁给王驼子,不是为了幸福,而是为了获得他死后的赔偿款,男的是一名矿工。王驼子之所以娶米香,是垂涎女色。这些让人恐惧的理由,在他们心中成了天地公义的理由,这是他们活着或是幸福的方式。
故事平常,却绝不简单。导演白海滨,是个让人听起来有些陌生的名字,但在电影中,却让人刮目相看,技法老道、沉稳、娴熟,尤其是注重细节的打磨,使人物与故事严丝合缝,无声之处见惊雷。尤令人惊叹的是其对时代的精锐敏感,对当下的深切关怀,在新锐导演中颇不多见。内地的新锐导演大多喜好师法好莱坞,喜好炫技与搞怪甚至恶俗,自以为是前卫,其实是落伍,远离这个时代,而白海滨则有些沉静,影像朴素但见功力。关注这样一种题材的电影,拍摄这样一种电影,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还有担当与耐心。在日益浮夸的电影界,向商业电影看齐,已几乎成为一种定式。当下,成为有意无意被漠视的“地区”。但恰恰是当下,则是时代所需与观众所望。白海滨的《米香》注定成为今年让人印象深刻的好电影,它刺痛了这个时代,也灼中了人们的心灵深处。不过,对于这个光明的结尾——米香不愿领取八万元,这似乎是从人文或从剪刀手上去考量,可以理解。此是她完成对自我救赎。但若从米香角度来说,八万元或许能够带予她更多的东西,估计现实生活,没有人愿意拒绝,因为这关系她及孩子未来的生存。活着,好好活着,这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最为强大的精神支撑,超越了任何宗教与道德。
陶红在电影中,几乎让人认不出来她了,从头至尾都是一股俗气,与米香很贴合。走出了阴暗的影厅,故事依然环绕在脑海之中。故事悲愤,让人纠结,却又很带劲,这是故事、电影带来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奇妙观影感受。
《米香》虽好,现实境况却几乎与它电影中描述的人物一样——微小,无力。在京城的影院中几乎难寻它的踪影,这如同遥远的80年代观看香港电影,要奔往它特定的场所——录像厅才能一睹芳容。《米香》的际遇也揭示文艺电影告急,这其实也不是新鲜的话题,也不是一天半个月的事情,文艺电影上映时大都“区别待遇”明显,一般上映时,每天都是两场,或上映几天就急忙下线。远的有高群书的《千钧一发》,今年既使反映颇好的蒋雯丽执导的《我们天上见》,也都是如此。当下,电影市场比股票市场还红火,但能够选择的电影越来越少,大影院只供应“顶级”、“超级”甜品电影。谁来江湖告急这些好的文艺电影?
传说中,庐山不错,雨水丰泽,四季温暖,文艺电影《庐山恋》放了三十多年,至今仍在放映中。此是文艺电影的好去处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