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签: 杂谈 | 
 
事隔二十多年后,又见新版《倩女幽魂》开拍,当年演宁采臣的哥哥张国荣与演聂小倩的王祖贤,变成了现在的余少群与刘亦菲,还有古天乐演的猎妖师燕赤霞,若论阵容,新旧版皆是一时俊男美女,此次新版导演亦是大名鼎鼎,《叶问》的叶伟信。
 
但看了新版的故事让人倒吸一口气,旧版凄美绝伦的人妖之恋变成一段错综又复杂的三角恋,在旧版中绝对主角的宁采臣惨变成“小三”,而燕赤霞与聂小倩反而成了“正统之恋”,确实很“潮”很“浪”,对于旧版来了一次彻底的颠覆。
 
 
 
 
 
令人不解的是,以叶伟信的江湖地位,何须还要借《倩女幽魂》还魂,非要老瓶装新酒呢?既然已经是新故事,为何不能起个新名字,非要贴上旧标签?反观香港电影,似乎翻拍已经成了一种风气,前几年有《投名状》、《画皮》,今年又有陈嘉上的《精武英雄》及徐克的《新龙门客栈》,还有尔东升的《枪王之王》,要借原作《枪王》之人气。翻拍这些导演级别都不低,反而是极高,都属于香港电影导演金字塔尖人物。为何这么热衷于翻拍经典电影?当然,还是基于商业上考量,经典电影拥有无可比拟的人气,这些电影已经深入人心,能够勾起观众的怀旧心理,就如好莱坞的系列电影,无须在商业上承担过大的风险,这也如同是“壮阳药”,瞬间便雄起,令人精神爽朗。但从另一方面观察,也恰恰显示出香港电影人在内地市场极为局促的一面,在当代题材不敢涉足,在熟悉的类型电影中又没有创新之处,同时更是摸不清内地观众脉络,只能继续啃老本,这种,最安全,稳妥,但亦是最为保守,后退的做法。吃一颗壮阳药,对于导演、演员或是观众都是兴奋之事,但吃多了,恐怕就不太妙了,害的可能是自己。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