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潜伏》比《大话西游》更让人内伤(剧透)

(2009-02-17 18:22:04)
标签:

杂谈

《潜伏》比《大话西游》更让人内伤(剧透)

 

 

去年,就听说过《潜伏》,也有不少朋友推荐,遂买了一套碟来看,可看了六、七集,故事实在有些平淡无味,离不开一般谍战剧的框框,实在看不下去,丢在了一边。新年后,回京。司马平邦兄极力推荐,他的一句话吊起我的好奇心,“孙红雷最后都潜伏到了台湾”。嘿嘿,这句话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耐得性子从第八集看起,一看下去,一发不可收拾,最后,孙红雷的确潜伏到了台湾。可与我想像中的结局不同,没有激动人心,只有黯然神伤,犹如心脏被重物重重捶击一下,久久不能平息。或许这就是余则成(孙红雷饰)所说的命,也如一些网友所说,看完《潜伏》之后,让人很内伤。

 

 

爱情

 

潜伏到军统内部的地下党的余则成,一生有三个女人,左蓝(沈傲君饰)、翠平(姚晨饰)、晚秋(朱杰饰),他最爱的女人是左蓝,这不仅仅是他的初恋(故事是如此交待),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有着相同的学识教养,有着共同的语言与话题。这是一段革命者的恋爱,充满着理想与浪漫主义。

 

相反,翠平与余则成的爱情,与其说成是革命色彩,倒不如说是狭窄的生活环境所造就。感情是可以培养的,这句话是对他们的爱情最好的形容。两个人的“假夫妻生活”造就了他们的爱情,尽管两人知识背景、生活经历差距巨大,但在三年多的共处生活中,使他们从敌对到信任,相互扶持,渐生情愫,细水深流,直至溶入他们的骨髓当中,双方到了溶成一体的地步,余则成之所以置办彩烛等结婚用品回来,绝不是偶然之举,实是把翠平当为可以共守一生的爱侣,有着歉意,有着责任,也有着情感。不可否认,两人的共同信仰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更加决定作用是生活。这是一种更为深沉、看似奇特实则符合伦常的爱情。生活上,往往是越理想化的爱情,越容易破碎;平淡无奇的爱情往往越能久远。

 

正是翠平与余则成的爱情让人很内伤。两个历经三年多终于走在一起,命运之神却予他们开了一个玩笑,使得他们在解放后,一个生活在乡下,一个继续潜伏在台湾,组织上的需要,余则成又另娶妻子晚秋。

 

他们这一生彻底失去了联系,他们彼此只想空相思,而无法再次见面。翠平与余则成的爱情比《大话西游》更让人内伤。《大话西游》中的至尊宝与紫霞仙子的爱情是爱情到来时不懂珍惜,直至一生空留遗憾,带着任性与戏谑,而翠平与余则成的爱情两个是明明是至死不渝的爱,偏给命运截成两段,隔海相望,永远不能在一起。

 

至尊宝与紫霞仙子的爱情,至少还有后悔与可供回味的喘息的时间;翠平与余则成的爱情,则连后悔与回味的时间都给抹杀了。他们无法公开,也无法申诉,只能深藏于他们心底,充溢着特定时期现实的残酷性,爱情的最大悲哀莫过于此。

 

 

  《潜伏》与一般谍战剧有很大的不同,它正面描述的革命工作者平常生活与情感,还涉及命的命题,这在谍战剧很少见。

 

  与《暗算》提供的“仰视”视角审视英雄不同,《潜伏》提供的是“平视”视角审视小人物式的英雄,这也是它迅速吸引住观众的决定因素。余则成虽是军统局天津站的机要室主任及后升迁到副站长的高度,并且多次为党立功,但他予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小人物,一个可以平视的小人物。编剧成功为他或是为了观众创置了一个“家”,这个对“人小物”立稳起了决定性作用,翠平与余则成在家的物理时间,与大家在家时毫无差别,剧中不厌其烦地展示他们吃饭的时刻,无非就是吃饺子等等,在饭桌上解决事情,怎么将情报传递出去,一切都异常生活化。但这个家的故事又不平淡,因整剧一切也以此为展开,矛盾展开、化解、结束,都以家为中心。让观众通过他们事无巨细的事情,极快地溶入到他们的故事当中。翠平与余则成爱情之所以抓人,也以此紧密相关,整剧大量对他们的感情进行铺垫,他们就好像在我们身边谈恋爱一样,看清他们每一个人的行为与心理状态。他们的故事就好像发生在我们身边一样。

 

 

《潜伏》为我们提供多种多样的人生,最成功塑造的自然是翠平与余则成,翠平的人生主题是成长,余则成是被历史包裹着前进,有主观能动性,但更多的是不能自控,尽管拥抱着光明,但他的一生却要在黑暗中度过。相比前者,后者更具悲剧性与宿命性,这就是潜伏者的命运,犹如港产电影《无间道》,不过,它比《无间道》更具象,也更残酷。既然走上潜伏的道路,特殊的身份决定特殊的命运,前面是一条不归路,回不了头,一生只能在黑暗中打拼,连自己的爱情也无法自主,或者直到死的那一天,也不能解密,只能在心里满足。印象颇为深刻的一幕在余则成完成任务后,即将与地下组织汇合时,却被保密局挟持着上了飞往台湾的飞机上,不能自控,也不能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看似偶然,何尝不是一个必然。

 

   

    

姜伟的局

 

   《潜伏》能够引人入胜,最大的功劳应归结于导演、编剧姜伟,而不是原著小说《潜伏》作者龙一。姜伟彻底改变了小说的脉胳走向,大大提升了小说的格局,并且注入自己对特定时代理解的魂魄。

 

智慧计较上,丝毫不逊色于《暗算》,在捕杀马奎、与李涯斗智等大戏中,一环紧扣一环,细节铺陈缜密,逻辑严丝合缝。姜伟的编剧能力着实过硬,充满智慧。演员方面,孙红雷已经可以说是中国最好的演员了,表演无痕无迹,内敛而富有激情,让人看不见孙红雷的符号,只有余则成。姚晨在这部剧中是“戏对人”,是她最擅长的戏路,演技谈不上有多少突破。两个人演绎情感戏所引发的化学效应非常惊人。

 

姜伟在成功创设《潜伏》的大局同时,也有一些显而易见的缺憾,比如节奏上,前后有些拖沓,前面,很难使人入戏,而最后有些为了戏而戏,如最后余则成秘密潜伏到台湾,组织安排了晚秋为他的妻子,可解放前,保密局天津站站长等人已从广播听到晚秋在延安朗诵的诗句,在逻辑上说不通。况且在前面剧中,晚秋之于余则成的作用,并不明显,至多算是工作上的过客。此刻,却偏要安排两个人在一起,有刻意之为,还逃脱不了戏的格局,为何不能再换了一个全新的女孩?这更符合生活中的偶然性,也符合余则成卧底的命运。还有,《潜伏》的场景,明显不及《暗算》来得细致,简陋、粗糙,整个剧予人印象好像是同一地方拍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