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雅的婚事》:中国有质朴的导演 没有好的观众?
标签:
杂谈 |
这样纯朴的眼神在国产电影中已难觅
《图雅的婚事》最先打动我的人不是图雅,而是一个背井离乡,最终靠打油井发家致富的宝力尔。在电影中,他代表“财富”,同时,更是“闯出去的人”符号。
宝力尔
他的一些话让人动容:
“我用一百万打第一口井,没油,我头发掉了一半;打第二口井,没油,我老婆立即就与我离婚;打第三口井,没油;我借公、私债,打第四口井,还是没油,当我上了油井的顶端,看到月亮从来没有这么圆,正想往下跳时,油喷了我一身。人只能被杀死,但绝对不能自杀。”
“回家好啊,不在外面闯荡过的人根本不知道回家代表着什么,在外面人情太冷漠了。”说完此话时,他已老泪纵横,哽咽不已。
他凭着这番“真心话”说动了图雅。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服图雅让巴特尔住在养老院。但当他接到森格的电话告知他巴特尔自杀时,他却装做听不清而不去搭救,这彻底还原了这个“闯出去的人”真面目。这是电影最出彩之处,我丝毫不认同某些人所说的此处有悖常理。
外面,有多难,只有闯过的人才知道。宝力尔痛骂外面人情太冷漠,殊不知自己已经成为冷漠的一部分。这正是外面环境最为可怕的地方。它悄悄地改变你的思维与行为方式,而你自己却毫不知觉,并认为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你只能被外面环境同化,才能获取你想要的东西。究竟什么是外面环境?电影里面也给出一些暗示,比如宝力尔的话中,也曾提起与一位官员到澳门,听到家乡的音乐,潸然泪下。但澳门代表着什么?相信大家心知肚明。
宝力尔心里清楚巴特尔在图雅心中的位置,但他更相信一切都会瞒天过海。时间会冲淡这一切。
他早已不是一个属于草原上的人了,不可否认,他有着善的一面,但那种已经不是草原上的善。他已经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外面的人。
财富,这个符号在电影中的地位是局促的。比如宝力尔的奔驰车坏在了草原之上,无奈之下,众人用最原始的方式——走路走到了图雅的家。之后,镜头几次给予这个“宠然大物” 尴尬的写照。
一但离开了草原,往往代表着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图雅、巴特尔、森格——“世外桃源”
与其说,《图雅的婚事》说的是图雅故事,倒不如说的是一个世外桃源式的草原故事。(对我们来说,已经是世外桃源了,在城市中,在当下,这简直是一件不敢想象的事情)由图雅、巴特尔、森格三人串成了这个草原故事。纯朴而感人。
不要单纯将视角放在图雅的身上,图雅的事迹感人,巴特尔、森格的故事同样感人。巴特尔曾是摔胶冠军,在草原上赫赫有名,就连已经成为富翁的宝力尔也对他敬佩三分,因为打井而致残,这种心理落差多大,可想而知。但他不是想图雅照顾她一辈子,情愿跟着姐姐住,而让图雅找到一个好归宿;森格本性也是质朴的,他拼命赚钱,买了摩托,又买了卡车接活,就是为了妻子能够过上好的生活,结果,他的妻子却跟别人骗了他的车跑路了。
一切的事情都很质朴,质朴到只是为了在草原上生存,而这种生存仅仅只是一口井就可解决一切的事情了。
这种质朴之美让人动容。这种美同时,又是充满力量的。
王全安与余男
令人唏嘘的是,同是夺取了柏林金熊奖,王志安、余男的《图雅的婚事》却没有《红楼梁》张艺谋、巩俐的命,当年,《红高梁》票房过亿,而《图雅的婚事》票房惨淡收场。
看《图雅的婚事》DVD,我很矛盾,担心看不下去,选择在深夜时分观看。现在,看获奖的中国电影,尤其是在世界三大影展上获奖的中国电影,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考验观影勇气的标准。为何获奖国产电影沦落至此?
显然,有了《图雅的婚事》这样的电影,才让我们感觉到自己是走在地上,而不是成天在天上飞。但我们很多人(包括我在内)却有一种排斥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