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史上最好的国产大片
(2008-07-10 06:11:30)
标签:
杂谈 |
看完《赤壁》,通体舒畅。尽管已是凌晨二点三十分,但丝毫不感一丝困意,反而像沐浴在阳光之下。这是迄今为止所有的国产大片无法给予的感受,以往的大片要么让人反胃,要么让人厌恶。它无论是文戏,或是武戏,都全面超越了以往的所有国产大片,而成为史上最好的国产大片。
尽管这个“史上最好的国产大片”有些俗,往往被人多次应用于以往的不同国产大片当中。但对于《赤壁》,我还是认为这是对它最准确的描述。尽管它的毛病不少,比如影片完全可以剪成120分钟,这样会更加紧凑。但这样的毛病几乎可以漠视,因为,有时衡量一部大片最核心的标准很简单,简单到只有两个字:快乐。《赤壁》完全甚至超值地做到这点。
对照《三国演义》,来说《赤壁》,很无趣,也很无聊。当年罗贯中也不是完全背书创作《三国演义》的,而今很多神经衰弱的人却被罗贯中绑架了。《赤壁》只是导演吴宇森的三国世界,从创作的角度看,这完全是允许的。如若还不够的话,请看片尾的港产片例牌:本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带着这种的心态看待《赤壁》,你会发掘出一个奇趣无比,充满力量感的三国故事。
吴宇森成功地解决了以往国产大片所存在的陋习,打通了作品与当下的对接,直白的说,就是以人为本。吴宇森将已被神话化的三国英雄彻底解放出来,成为一个个活灵活现,有着喜怒哀乐的常人。比如刘备像农民,为将士织鞋;曹操爽朗风趣,权谋、好色都挂在脸上,两者都符合人物形象,不但如此,吴宇森还创造性的刻画他们临战前的心理历程,比如孙权抉择对曹操是否作战时,以打虎来隐喻他的复杂心理。
演员方面,并没有出现内地演员压倒港台演员的情况,梁朝伟、金城武、张丰毅、胡军、候勇、赵薇等人表现突出,角色形象非常鲜明、立体,初次拍戏的林志玲也予人惊艳的感觉。
吴宇森最为人诟病的就是他的“招牌”风格,比如慢镜、白鸽等等,出现在《赤壁》之中完全不显突兀。相反这些很好地为剧情所服务。
吴宇森还为《赤壁》与国产大片做的最大贡献,就是输入一种团结乐观的精神。或许当时孙刘之间的联盟可能是出于一种利益的诉求,但吴宇森将它凝结成一种英雄惜英雄,团结乐观抗敌的精神。很正面,也很励志。
我们可能都误解了吴宇森,或被流传出来的《赤壁》剧本所欺骗,就是曹操为了小乔而掀起赤壁之战。从上部可以看出,这很有可能是曹操的疑兵之计。显然,吴宇森与曹操都不是视角非常小之人。
或许,人们一直都在误解吴宇森,不论香港,或是内地、好莱坞。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人人不看好他的时候,他奉献了一部《英雄本色》封住所有人的口,但依然风波不止,《喋血双雄》被批太血腥,《喋血街头》被批过时,可岁月证明这两部都是经典之作。在好莱坞,《风语者》吃力不讨好。回归华语影坛,执导《赤壁》,质疑之声一直不绝于耳。结果呢?
吴宇森是一个压力越大,越能出好作品的导演。我并不认同梁朝伟所说的吴宇森就是周瑜。在《赤壁》上部中,我看他更像刘备。刘备的一句话:“我打了一辈子败仗,这次输得还不是最惨的。”似乎更能代表他拍摄《赤壁》时的艰辛与不屈的精神。正是这种动力驱使他排除万难完成《赤壁》。
吴宇森是一个值得人敬重的导演。他一直走在我们的前面。期待他的《赤壁》下部尽快与我们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