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三角》三个老顽童一次温暖的回归

三个老顽童华山论剑

三大主力演得出色
徐克的天马行空,林岭东的人性探讨,杜琪峰的侠义情怀,三种张扬的风格,合在一起会如何呢?照我愚猜,肯定会南辕北辙。可想不到《铁三角》竟是如此的圆熟,三种风格浑然一体,如同一个人的作品。
我不太相信成片之后他们任何一个导演对电影整体风格进行微调的说法。他们丰富的人生智慧与敏锐的市场触觉足够应对任何的大风大浪。每人都是商业、艺术电影行家里手,又熟稔各种电影技巧,况且他们三人各自熟悉彼此的套路。《铁三角》的接龙,对他们来说,至多算是一次小考,只是一场愉快的电影游戏。
徐克、林岭东、杜琪峰接龙接着异常漂亮。徐克以快速的剪接营造急速、压抑的影片基调,故事线络慢慢铺开,任达华、古天乐、孙红雷都面临生活的困境,都想发大财;任达华的妻子林熙蕾与警察林家栋有染,林熙蕾要求林家栋杀死任达华;任达华、古天乐、孙红雷无意得知立法院地底下有宝藏,一起去“掘宝”,林家栋尾随而至,要抓任达华。故事一环紧扣一环,异常的惊险。三人在孙红雷家中打开宝藏时,原来藏有一个惨美的爱情故事。此时雷电交加,阴风阵阵,故事又面临多种发展的可能,第一种是可能是拍成鬼片(80年代香港鬼片的常规手法);第二种是可能变成道德伦理片(结果可能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徐克扔给了林岭东一个故事具有多重发展的包袱。不过,林岭东不被迷惑,坚持自己擅长的写实风格,转而探讨三人的人性与夫妻间的困惑,保持了故事的一致性,到了杜琪峰的接龙,更加提升了故事的主题,给予故事一个光明的尾巴。
三人接得如此完美,是对自己的风格的有效收缩,服务于主题。若深究起来,还是不难发现各自强烈的风格。徐克的第一段戏,有着强烈的《顺流逆流》的风格,不过,舍弃了远景表现动作场面,多以中景、近景表现,但不规则构图依然保持不变,予人一种非常写实的感觉;林岭东的第二段戏有些《目露凶光》影子,不过为了照顾整体,舍弃了批判,代之以温情的方式展开对爱情的探讨;杜琪峰第三段戏也有些《大块头有大智慧》的因子,不过,此次的技巧更加精妙。
最让人开心的是,影片有着层出不穷的“机灵劲”,(这曾是香港辉煌时期的独门杀手锏,这部电影又让人找到这种的快乐。)如林家栋追任达华、古天乐、孙红雷的戏;古天乐等三人开车围着马路上的花圈转圈,旁边的尤勇看得目瞪口呆;再有古天乐等人关灯换包;真是趣意横生,寓意丰富。三个电影老顽童入行三十多年,对于电影的童真丝毫不减退,在他们面前,电影闪闪发光。
与其说,这是一部娱乐电影,倒不如是说是说教电影。从电影一开始就已明示:我有压力,你有压力,大家都有压力,徐克运用香港老伯的一句话点明要讲的是香港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同样适应于任何人)。每个人都有压力,应如何面对?在金钱面前,如何面对?不过,这种说教不同于内地电影那样直白、枯燥无力,徐克、林岭东、杜琪峰充分应用对各种类型片熟悉,打破套路,让故事悬疑重重,又峰回路转,直到最后一刻才揭开谜底。徐克、林岭东、杜琪峰离离合合,但三人对香港的情怀三十年不变,从这部电影可以看出他们的心迹,时刻准备着为香港人解乏,解愁。
古天乐、任达华、孙红雷在电影中都交足了功课,演得非常到位。林熙蕾因角色的限制,依然是一个花瓶的角色。
最难忘的一个镜头是孙红雷偷偷把手枪递给了尤勇,这一个动作称得上神来之笔。这是一部能够给予人温暖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