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导盲犬的使命:一个动作训练上千次 做不好要重来

标签:
导盲犬公益宠物 |
http://gz.southcn.com/content/images/attachement/jpg/site4/20170509/3417eba5b0d41a7b70c636.jpg做不好要重来" />
5月3日,丫髻沙大桥下的导盲犬基地,训导员李冠慧对奔奔做基础的指令练习。南都记者 黎湛均 摄
http://gz.southcn.com/content/images/attachement/jpg/site4/20170509/3417eba5b0d41a7b70c637.jpg做不好要重来" />
5月3日,丫髻沙大桥下的导盲犬基地,奔奔接到训导员李冠慧“wait”的指令后,停在原地不动。 南都记者 黎湛均 摄
http://gz.southcn.com/content/images/attachement/jpg/site4/20170509/3417eba5b0d41a7b70c638.jpg做不好要重来" />
5月3日,丫髻沙大桥下的导盲犬基地的犬舍里,训导员李冠慧在为奔奔梳理毛发。 南都记者 黎湛均 摄
档案
李冠慧
18岁,畜牧兽医专业,训导师1年,训过两只预备导盲犬。
奔奔
全名“奔驰”,1岁两个月,公犬,品种为拉布拉多,受训2-3个月。
丫髻沙岛,华南唯一导盲犬训练基地,在训导员阿慧的调教下,奔奔作为一只导盲犬的使命刚刚开始。
日常
“坐下”这个动作训练了上千次,奔奔做得还是不够好。
旋转、停顿、坐下······已经1个小时了,奔奔还在尝试弄明白训导员阿慧的指令。“坐下”这个动作已经训练了上千次了,但它做得还是不够好,很少能贴紧阿慧的腿。
偶尔做得不错,阿慧就给奔奔一点狗粮作为奖励,但它常常撒得满地都是,阿慧笑着说它“嘴漏”。但再想去碰地上的狗粮时,奔奔都被严厉地阻止了,作为一只预备导盲犬,它只能吃训导员给的食物。
奔奔,1岁两个月,性格温顺,是一条漂亮的拉布拉多公犬,正在导盲犬的训练期。
阿慧是它的训导员,今年才18岁,一人一狗在海珠区的丫髻沙岛上进行封闭式的导盲犬训练。
丫髻沙岛是珠江边上的一座小岛,离岸边不远,从石溪渡口出发,不过3分钟的水程。从岛上能看清岸边来往的人们,和丫髻沙大桥上朝夕的车流。但如果没有船只接送,这里几乎与世隔绝。
2015年9月,岛上成立了一家“中国导盲犬南方示范基地”,这也是华南唯一一家导盲犬训练基地,有20多只拉布拉多预备导盲犬。导盲犬训导员都住在基地里,日出训练,日落而息。
早晨7点多,阿慧就要起床上班,带奔奔训练。
导盲犬在盲人身边坐下时要贴紧盲人左侧小腿,这样盲人才能感知导盲犬,触手可及。而奔奔的这一项训练还不合格,屁股总是坐歪。
“它会做,但是注意力不集中,有的时候就想凶它。”阿慧训练了奔奔两月有余,她很清楚问题所在。
下午4点的时候,岛上下起了小雨,预备犬们还在广场上等着训导员,没有擅自离开。等待是最考验导盲犬耐心的一项,在盲人上班时间、与人交谈时、买东西等情况下,它们需要长时间地停留在原地等待。
等到训导员们解除等待、回窝休息的指令发出,奔奔恢复了小狗的天性,从地上一跃而起,冲到犬舍里与其它拉布拉多犬玩做一团。但如果叫得太大声,训导员也会在旁严肃地制止。
奔奔在狗群里很好认,它的右眼下面有一道伤疤,“它性格很好,不爱打架,之前被外面的狗抓过,从此不再高富帅。”说的时候,阿慧的眼睛一直没有离开过奔奔。
成长
实习的头3个月,阿慧差点干不下去了。
奔奔不是阿慧训练的第一只预备犬。今年4月份,阿慧训练的第一只预备犬安安去了上海,她为此哭了一个星期。“我在安安身上经历了很多第一次”,阿慧说,安安把她带进了导盲犬培训生涯。
第一次接触安安时,阿慧怎么叫它,它都不听,经常自顾自地跑开,追也追不回来。第一次经历狗的“青春期”,就在安安10个月-1岁半的时候,它很叛逆,经常乱叫和扑人,动不动就“大惊小怪”。第一次蒙眼进行避开障碍物训练时,安安冲得很厉害,阿慧摔得满腿是伤。
明老师是宠物行为的培训师,也负责基地训导员的培训。他说,每天每只狗都要进行障碍训练,即在基地设置好的障碍路上走4-5个来回。每个人在蒙眼训练的初期都会摔很多次,这是训导员必经的过程。
年轻是预备犬训导员的一大特点,他们多数在20岁上下,大专毕业就来了基地实习或者是工作。阿慧的专业是畜牧学,她从去年7月开始在此实习,毕业后留下来工作,从零开始学习训练导盲犬。
“基地是非营利性的,考虑到现实因素,我们希望培养自己的训导员。”基地负责人阿洲告诉记者,训导员大多是相关专业的学生,有专人培训后上岗,也会经常与国内外比较成熟的导盲犬机构进行交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年轻的训导员在和预备犬一起成长。
实习的头3个月,阿慧差点干不下去了。当时基地新进了一批预备犬,一个人要负责训练十几条狗。它们刚来基地不适应,排便很多,行为散漫,很难训练。之后的两个月内,基地实行了三班倒的工作制度,阿慧和其他训导员常常通宵加班,从零点工作到早晨7点。
虽然阿慧的家就在省内,但她工作后就很少回家。晚上,阿慧经常会把奔奔带回员工宿舍,让奔奔学会如何在休息时间与人相处。但在宿舍,预备犬的行为也有规定。“奔奔有自己的被子,它不能和人一起睡。”
缺口
广东省有盲人近70万人,省内才两只上岗导盲犬。
一只导盲犬的训练需要大概两年的时间,小狗在3个月大的时候就要被送到寄养家庭,学习如何与人相处。然后小狗离开寄养家庭,被送到基地开始半年的专业导盲犬训练,加上1个月与盲人的共同训练,就可以为盲人服务了。
奔奔的寄养家庭就在广州市,是一家三口,家里也养了一条狗。基地在挑选寄养家庭的时候十分小心,家庭成员里至少有一位每天外出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幼犬,但不得过分溺爱幼犬。同时,基地会定时举办活动,邀请寄养家庭和专家来参加,交流心得。
只要天气好,训导员就会带预备犬坐船到城市里进行社会化的训练。附近的居民都认识基地的导盲犬,也能逐渐接受导盲犬进入公共空间。在4月的国际导盲犬日里,奔奔跟着训导员上过公交车和进入大型的超市,有些胆怯,但表现还算合格。
阿洲告诉记者,广东省有盲人近70万人,省内目前才两只上岗导盲犬,广州和深圳各一条。广州的导盲犬是一只叫万福的金毛犬,是从大连导盲犬基地引进的。但在这里的示范基地,还需要半年的时间,才能培训出第一只合格的导盲犬。
当阿慧担心如何训练好一只导盲犬的时候,基地负责人阿洲对整个导盲犬训练的环境都感到担忧,他说目前很多公共场所并不接受导盲犬,而基地预备犬的社会化训练远远不够,现在的预备犬可能无法处理更复杂的路况,不利于将来导盲犬的成长和评定。
对于奔奔来说,它还有漫长的训练之路,成为一只导盲犬的使命才刚刚开始。
采写:南都记者 张伊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