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7年 上海导盲犬幼犬培养重新向市民开放

标签:
导盲犬公益宠物 |
http://www.sh.xinhuanet.com/134330547_14344258482941n.jpg上海导盲犬幼犬培养重新向市民开放" />
在康复博览会上,工作人员在现场征集导盲犬幼犬的爱心寄养家庭。青年报记者 常鑫 摄
时隔七年,一度叫停的导盲犬幼犬培养重新向市民开放,从即日起征集合格的“狗爸狗妈”。青年报记者日前获悉,上海市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开始正式招募临时寄养家庭了。不过,想要成为“狗爸狗妈”,光有爱心还不行,还需通过层层考验。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刚有感情就要分开 大多市民担心届时舍不得
在日前的康复博览会公益互动活动区,记者看到上海市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在征集导盲犬幼犬的爱心寄养家庭。工作人员赵先生介绍说,幼犬们在出生后两个月至一岁左右,若能给予其适当的关爱、互动及行为教导,将为往后的导盲犬专业训练奠定稳固的基础。
与印象中沉稳、听话的导盲犬不同,调皮的幼犬可谓是“狗来疯”。在幼犬不远处,长大后的导盲犬则“懂事”很多。到了表演时间,工作人员将红色障碍物摆成S形,两条小Q顺利绕过障碍。不仅如此,它们还会上下楼梯,带领主人到休息的地方,甚至帮主人找水喝,衔着水杯归来。
走过路过的市民马先生上前,摸了摸其中一只小Q,喜欢狗的他在展位上逗留了五六分钟,迟迟不肯离去,“咦,这不就是电视上说的小导盲犬吗? 太可爱了。”但当工作人员递给他寄养家庭的招募表时,马先生立即犹豫了,“它在我家待6~8个月就毕业了,到时我们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会舍不得它。”
记者发现,很多人走过路过,被活力四射的小Q所吸引。但大部分人和马先生的想法一样,不过也有例外。一位登记信息、想要收养幼犬的洪女士(化名)透露说,自己是持证的残疾人,属于半盲状态。希望趁自己还看得见,先了解一下导盲犬是怎么回事,提前磨合一下。“如果未来,视力完全不行了,成为全盲,不要说动物,人与人估计都难沟通,届时磨合就更困难了。”
另一位助残员季先生长期与残疾人打交道,对导盲犬并不陌生,所以这次也打算出份力。季先生家中已有一条2个月大的哈士奇,他不清楚,自己是否符合寄养家庭的资格。
要做“爸妈”不容易 管吃管住还不能养其他宠物
想要做小Q的临时“爸妈”门槛还不低。比如,对方能提供适合幼犬居住的环境;家庭成员不能少于两人,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寄养期间幼犬每天独自在家不得超过4个小时;家庭所有成员均无动物皮毛过敏史;在寄养期间不能养其他宠物;能承担幼犬在寄养期间的费用(喂养的饲料、常规的清洁护理)等等。
“这些条件看起来很严苛,其实都有一定的道理。”上海市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相关负责人朱韫琦告诉记者,譬如之所以要求五周岁以下的孩子不能超过一个,是因为如果孩子太小,大人就没精力照顾幼犬。而喜欢狗是最基本的条件,如果寄养家庭能提供好的生活环境,就能让导盲犬幼犬熟悉人类的家庭生活,养成定期排便的习惯等。
据说以前也招募过临时寄养家庭,情况怎样?
“爸妈”太溺爱就可能当不成小Q
很多人都冲着导盲犬的乖巧而去,但事实上,在没有成为导盲犬前,很多幼犬的性格非常调皮。在“调教”的过程中,寄养家庭的作用很重要。朱韫琦透露,早在2007年、2008年,上海导盲犬项目刚启动不久,就开展过一批寄养家庭的招募。寄养期结束了,却发现,寄养结果非常不理想。“当时我们上门后评估,发现寄养家庭普遍太过溺爱导盲犬幼犬,有的幼犬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宠物犬,还有的吃得太多,缺乏运动,成了奇胖无比的胖墩,还有的胆子很小,看到生人居然躲起来了。当时寄养的总共有十来条狗,最后只有一条后来成为导盲犬。最搞笑的是,胖墩狗的主人实在舍不得与它分开,最后选择将幼犬买下。”
“这些都是纯种狗,成本很高。一条导盲犬的成本为14万元。但这样的淘汰率,让我们不得不暂停了寄养家庭的招募。”朱韫琦透露说。
现在为何又重启招募临时寄养家庭呢?
距离更近,做规矩更方便了
既然该项目已停止招募7年之久,那么,此次为何又决定重新开放寄养家庭招募计划呢?面对青年报记者的提问,朱韫琦表示有几大原因。原来,前不久,辅具中心工作人员在与加拿大和台湾地区的训导师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到,按照国际惯例,年幼时就寄养在健全人家庭,与人类亲近是导盲犬成长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为了能使导盲犬能适应人类的家庭生活,幼犬出生后60天左右就需进入人类家庭,接受为期6个月左右的寄养生活,培养最基本的家庭生活适应能力。
第二大原因则是距离更近,“做规矩”更方便了。
据朱韫琦介绍,原先导盲犬幼犬都在南京警犬研究所,根据国际惯例,刚开始寄养的时候,训导师隔三差五就要上门去查看,跟踪随访。但当年从南京到上海不方便。现在幼犬本土化了,转移到了上海的一家第三方机构,训导师就可以时常上门做规矩,出现问题及时进行指导。
有意向的市民如何申请?
不设期限,符合条件随时可报名
“目前,只有十多个家庭申请报名,总量还是太少。寄养家庭的报名不设期限,随时随地都可以申请。我们会为这些申请家庭建一个档案。”朱韫琦说。 “6月下旬,我们会先上门评估这些家庭的情况,搜集资料,筛除不适合的家庭。”朱韫琦介绍说,要匹配成功也非常不易。曾有对小夫妻,很喜欢导盲犬,但寄养期间老婆怀孕了,不得已将狗退了回来。这种事情防不胜防。也的确有市民顾虑重重,觉得寄养时间太短,半年后狗要被收回,不是很乐意。
据悉,寄养的流程为自愿报名、填写申请表,经机构认可后临时“狗爸狗妈”需签订幼犬委托寄养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