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3只导盲犬陪主人坐火车 河南持证上岗的导盲犬仅有4只

标签:
导盲犬公益宠物 |

5月1日一大早,就有旅客在郑州东站发现,一群特殊的旅客在三只导盲犬的引导下进站、检票、坐上火车。按照规定,5月1日起,导盲犬可以乘坐火车了。这三只导盲犬也是郑州东站首次迎来的特殊乘客。它们和主人一起,从郑州出发去洛阳“会友”。
郑州3只导盲犬首次陪主人坐火车 □东方今报记者 杨文丽/文 首席记者
袁晓强/图
“宝贝儿,慢点!等等妈妈!”5月1日一大早,郑州盲人按摩师王蕾背起背包,在导盲犬戴安娜的引导下出门了。“以前坐过地铁、公交,这还是第一次坐火车呢,就等这一天呢。”王蕾说。 早上7点左右,在郑州爱心导盲犬服务中心的组织下,郑州的盲人按摩师李国富、李伟和王蕾等10人在驯导员和志愿者的陪同下,来到了郑州东站,他们将从郑州东站,乘坐G6911次列车前往洛阳。李国富和导盲犬A米、李伟和导盲犬凯西、王蕾和导盲犬戴安娜配合默契,他们的出现吸引了不少乘客围观拍照。即使闪光灯“咔嚓,咔嚓”闪个不停,A米、凯西和戴安娜依旧“淡定”,不忘职责,带着它们的主人进站、检票、上车……
近日,中国铁路总公司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了《残障旅客携带导盲犬进站乘车若干规定(试行)》,《规定》明确,5月1日起,视力残障旅客可携带导盲犬进站乘车。“得知国家出了盲人可携带导盲犬乘火车的规定后,我们便和河南省盲人协会、洛阳市盲人协会等沟通,打算携带3只导盲犬乘坐高铁前往洛阳,到河南省推拿职业学院学习和交流。”郑州爱心导盲犬服务中心主任关骊说,还有个目的是,带着A米、凯西和戴安娜去和在洛阳工作的导盲犬强尼见一面。
全省持证上岗的导盲犬仅有4只
A米、凯西、戴安娜和强尼都是郑州爱心导盲犬服务中心培训出来的导盲犬,也是目前河南仅有的正在上岗的导盲犬。“这4只导盲犬已经在中国铁路总公司登记备案。”关骊说。
“我现在完全离不开它了,我在哪儿,它就在哪儿,我们就是一体的。”盲人按摩师李国富说,自从2011年4月领到A米,四年多了,A米早已是他们家的一员。 导盲犬上岗让人喜悦,但现实又令人唏嘘。据关骊透露,河南约有103万视障人士,而持证上岗的导盲犬仅有4只。
导盲犬培训成本高、资金来源单一、社会接受度低、政策滞后等都是导盲犬普及困难的原因。关骊说,一只导盲犬的培训成本约为15万元,训练周期一般为18个月。而且,在训练的过程中,淘汰率也非常高,“10只里有2只能培训成功就已经很不错了。”关骊说。
据了解,郑州市爱心导盲犬服务中心成立于2009年9月9日,是全国第3家、河南首家非营利性质导盲犬培训机构。培训一只导盲犬,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费用和时间,所培训出的导盲犬供视障患者无偿使用,申请导盲犬的视障患者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 关骊说,截至目前,她已经投入近百万元,虽然不少单位和企业对中心发展给予了不少支持,但依旧难以摆脱发展的困局。
第5只将上岗主人已经在等着了
5月1日,郑州东站,不少乘客看到A米、凯西和戴安娜领着视障人士穿过人流坐上火车,也发出感叹。
郑州爱心导盲犬服务中心训练基地的导盲犬驯导员,山东青岛人王海军,两年前特地从青岛来到郑州做驯导员。“(导盲犬)在外人看来特别不可思议,但是对我们驯导员来说,训练方法很简单,只要有耐心,真心喜欢这份职业。”王海军说,导盲犬培训从幼犬出生满月后就开始,从中选拔出好“苗子”,幼训一段时间后,再送到志愿者家庭寄养,让其熟悉人居环境、社会化环境等。随后,由培训中心集中培训,重点培训服从、等待和上路等。再由驯导员配合让导盲犬与新主人磨合1个月之后才能上岗。
目前,郑州爱心导盲犬服务中心训练基地正在训练的还有3只导盲犬。其中,多拉是一只拉布拉多犬,已经训练快一年半了,王海军说,他当初训练的约有10只犬,边训练边淘汰,如今,只剩下多拉了,“如果可以,五一过后就能上岗。”王海军说。 关骊也透露,多拉的主人也筛选好了,已经在等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