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只流浪狗没吃的 长沙小动物保护协会求助

标签:
公益宠物导盲犬杂谈 |

流浪小动物的家
“这只京巴犬真的很可怜。”长沙市小动物保护协会义员“义人”告诉记者,2007年3月4日,一位爱心女士抱着一条血淋淋的小狗找到救助站,说是在湘雅医院门口发现的,很可能是被车撞了。经检查,小狗后肢已经骨折,随后把它送到长沙小精灵动物医院救治。“现在病快好了,也能走路了。”看着可爱的小狗,“义人”开心地笑了。
“义人”告诉记者,住在这里的小狗有两百来只,一小部分是被主人遗弃的;还有一小部分因为太老了,主人没能力养了,就送到救助站来了;大部分是被爱心人士救助送过来的。送来时,很多小狗狗都患病了,有的得了皮肤病,有的得了肠胃病。不过,协会都已经帮它们把病治好了。
住的地儿都没了
“我们的资金太有限了。”看着两百来只流浪小动物,“义人”摇摇头叹着气告诉记者,他们本来是出于一片好心,救助这些小动物。可小动物看病要花钱,打疫苗要花钱,吃饭还要花钱,这是一笔很大的开销。目前,资金来源比较少,本以为减减动物们的食量,就能跨过这个“坎”,可这“坎”没过完,新“坎”又来了。
“附近的居民嫌动物们太吵了,要把它们赶走呢!”“义人”抱起身边的一只小花猫,无奈地告诉记者,希望好心人能介绍一个好点的地方,最好是离居民楼远点,还要交通方便点。“捐的钱赶不上花的钱,连个住的地都没了。” “义人”苦笑着说。
光靠自主捐助方法单一了点
“我们都是通过自主救助来筹集资金的。”协会的另一个义员“潇潇”告诉记者,前两年,就有人捐个几千几百的。但这种自主捐助有它的缺陷性,别人认可就会捐助,不认可就不会捐助。最近,天气热起来了,小动物们需要的东西也多起来了,而捐助的人却少了,资金很匮乏,只好在吃的方面先苦苦小动物们。“这种自主捐助模式我们觉得有点过时了”,潇潇说希望好心的市民能帮他们想想办法。
【编辑:向文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