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生是不是都解过“鸡兔同笼”的古老数学题?比如,条件是:笼子里有20只鸡,30只兔子。请你回答:笼子里一共有多少条腿?
我也出一个数学题目:大连导盲犬基地有六只“小猪”和30条狗,请问:大连导盲犬基地一共有多少条腿?
哈哈,你一准算错!因为这里的“小猪”是两条腿。
■王靖宇亲昵地叫他们是“小猪”
与王靖宇一起把事业“闹大”的人,是一群年轻的训导员。我采访的时候王靖宇一再强调:“你要多采访一下我的‘小猪’。”他说:“我们基地有八只‘小猪’,这些训育员多数属猪。”于是,在大连基地,你见到的如果不是狗的话,就几乎都是“猪”了。
属猪,是1983年出生的。到2008年,都25岁。这就是中国第一代训导员的平均年龄。我在基地见到的“小猪”,没有王靖宇说的那么多。他们给我一个表格,是不是“小猪”,便一目了然。
刘爱坤
T2007001 1979年7月14日出生 2006年9月参加基地工作宋雅楠 T2007002 1983年2月12日出生
2004年9月参加基地工作孙显龙 T2007003 1983年2月20日出生 2006年10月12日基地工作郭兴霖 T2007004
1983年3年2日出生 2007年6月到基地工作姜丹 T2007005 1983年5月2日出生 现在在澳大利亚进修崔香
T2007006 1983年10月9日出生 已经离开导盲犬工作黄鹤 T2007007 1984年2月2日出生
2004年9月参加基地工作,已离职周晓雪 T2007008 1986年12月24日出生
属猪的人有什么特点呢?我查找了一下,普通的观点是:属猪的真诚正直,凡事认真实行,人缘极佳。性情率直,心地善良,内心刚毅慷慨大方,直接了当,正义感强烈,光明磊落,不拘小节,天真浪漫。思想单纯天真,不会与人斤斤计较,坦诚真意很能容忍。一但成为挚友便会对朋友照顾得无微不至。肖猪人乐天主义,不需要过份操劳便可维持生计。女性非常着重家庭,有计划地安排家务。最能容忍别人讥笑,逆来顺受。
哈哈,中国大连导盲犬基地能够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获得成功,是不是与一群“猪”良好的天性有关?
■同一个属相,同一个梦想
我采访到的“小猪”是:宋雅楠、孙显龙、郭兴霖,另一个重要的“小猪”姜丹在澳大利亚,而崔香我见到了,因为她已离开训育员的工作,所以没有深谈。和这几个“小猪”混在一起被视同“小猪”的,我采访了刘爱坤、黄鹤、姜美君及周晓雪。
而依旧在这个岗位上的刘爱坤、宋雅楠、孙显龙、郭兴霖、周晓雪,让我感受到了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不同的人格力量。
“大师兄”刘爱坤,冷静而果断。
“二师兄”孙显龙,富态而乐观。
“三师弟”郭兴霖,沉稳而厚道。
这三个兄弟和宋雅楠、姜丹、周晓雪“三姐妹”,共同护送师父王靖宇“巡游天下”,取回“导盲犬”这本“人道真经”,改变着中国的形象。
宋雅楠是现在导盲犬基地六个训导员里见证了起步阶段一切的唯一的一个。因为与宋雅楠同时代的训导员由于不同的原因,不再承担训狗的任务,而其他训导员都是后来才到这个岗位的。王靖宇教授很器重宋雅楠,我在基地的采访,基本上由她负责。
大方而开朗的宋雅楠,会在某个时刻,突然流露出一点点忧伤。一个女孩子,挚爱着自己的养狗事业,但是也常常不被人理解,甚至误解。这种误解有的时候会波及一生的幸福时,小宋的忧伤就不能说没有道理。
宋雅楠1983年出生在营口的乡下。家中第一个孩子是女孩子,在农村,家长给她的名字是“亚男”,希望第二个出生的孩子是男孩子。但是亚男之后还是女孩,我就开她的玩笑说,你这个“亚男”白叫了,所以自己改成了“雅楠”!
童年和少年时代的宋雅楠是堂兄宋吉来的跟屁虫。堂兄是他们村里智商最高的人,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好。堂兄从中国海事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研究工作。
把堂兄作为榜样,宋雅楠的成绩也一直很出色,虽然比堂兄不上,但是在村里也是为宋家争了光的。2001年,考取了中国医科大学医学实验动物学专业。宋雅楠说,报这个志愿,兼顾了家里的期望和自己的兴趣。因为家里希望她学医学,而自己喜欢小动物。于是,这个志愿达到了双满意。
“二师兄”孙显龙体重九十公斤,又属猪,所以人们很容易联想到“猪八戒”,于是便有了“二师兄”的称号。而刘爱坤年龄比他大,猴瘦猴瘦的,于是就成了“大师兄”。
“二师兄”孙显龙只比宋雅楠晚出生八天,到基地却比宋雅楠晚两年。他在大连二中读书的时候,是这所好学校里的好学生。和他一起高考的,有上了清华的,有上了复旦的,他上了大连理工大学,也是全国名牌了。只不过他没有离开大连就是了。
孙显龙的优势是写作,中学时代就想当小说家,写过不少大部头作品。在大连理工大学学的是“物流管理专业”,毕业后在大连开发区很容易就找到了工作。
“三师弟”郭兴霖信奉父母的教导“与世无争”,只要自己过得舒服,有钱没钱,都要有好的心态。他说他的家不是特别富,但是日子也挺开心。
“三师弟”是个好孩子。沈阳农业大学畜牧专业毕业后,在台湾大成饲料公司做推销工作。这个工作不仅老出差,而且在农村与人打交道要靠关系,要送礼,与经销商打交道也挺难。他觉得自己不合适,就离开了。2007年6月,到了基地。现在与“二师兄”住在基地,以基地为家。
他们和宋雅楠一样,就是想把狗养好。“大师兄”刘爱坤总结的好:“这个工作,你只有爱它才行。只有爱狗,才能把狗养好,训练好。”
■痴迷养个小动物的人
在大学期间,宋雅楠就着迷于养个小动物。她在宿舍养过兔子,其他女生嫌弃,她就把兔子放在教室里,每顿打了饭就跑到教室喂兔子。一次,兔子跑了,她每个楼层每个教室地找,终于找了回来。后来,兔子还是丢了。她怀疑是不是有人故意偷了。
2003年,20岁的宋雅楠到大连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实习,她的任务是养老鼠。她是这个中心的第十一个人。她和另外一个小姑娘负责两个房间里的老鼠。
“有多少只老鼠?”
“10个乘36再乘2。大约是700只老鼠。”
到2004年7月,宋雅楠毕业了,顺利成章地留了下来。其实,自从2003年到了基地她就没有离开过,暑假也不走,寒假还会来。所以,2004年9月王靖宇主任买狗的时候,她都跟着。
养那种高级老鼠,只要从盒子里掉出来,就不能重新放置回去。第一次,小宋不忍心将小老鼠猝死,于是就把掉出来的老鼠装在自己的衣袋里带出了实验室,一直养在自己的宿舍。每次打了饭,也是先给小老鼠吃。
“它们可干净了,可可爱了!”小宋说起老鼠眼睛里都放光。可我还是体会不到养老鼠的好处。
养狗养出了自己的责任。孙显龙说:“过去,我不怎么勤快。”直接说“我像猪八戒一样懒不就行了”?可是,自从养狗以后,人也勤快了。
他们每人训练五六条狗,一般是,上午,每人分别给每个狗上课一个小时。教授的内容不能太多,多了,消化不了,白搭。
下午要固定时间训练狗,固定时间打扫狗舍。大连医科大学的学生,有很多志愿者,经常来帮助他们打扫狗舍,都是女孩子,没有一个男生。
要训练狗不在笼子里大小便,而固定在放风的时间里统一方便。一条训练有素的导盲犬,可以在笼子里三天三夜不大小便。自我控制能力非常强。
周晓雪说:“上学的时候去做义工,到盲校看那些孩子们,心里真的挺不是滋味的,他们虽然看不见,但是仍是那么地热爱生活,真的令我很感动!可是那时去真的是帮不上他们什么,但是现在我从事这个行业,一步步有能力去帮助他们了,我真的很开心!”
和狗相处的时间长了,对狗就会产生感情。可是,他们终究是要离开狗的,周晓雪说:“我们把所有的精力、心思和爱都倾注在了狗的身上,其实就是间接的把这些都给与了盲人,能够帮助到盲人,让人类与动物有更好的相处方式,我们的生活就更和谐了呢!这就叫‘舍小家,为大家’了吧。”
到目前为止,宋雅楠可以说是最成功的训导员。在已经上岗的六条导盲犬,两条是她训练成功的。另外四条导盲犬,分别是由黄鹤、姜丹、高丽波、刘爱坤训练成功的。
我在大连基地,孙显龙手下的star、周晓雪手下的妞妞,都已经具备了交给盲人使用的条件。Star,已经与奥运冠军李端一起见过面了,但是,李端忙于奥运前的训练,没有时间与狗更多接触,所以未交付使用。而妞妞就像周晓雪的影子一样,寸步不离周晓雪,乖巧而可人。
我复印了周晓雪的工作笔记、宋雅楠的训狗日记。宋雅楠在给我复印好的本子上写道:“没有不好的狗,只有不好的人。”“如果它没有做对,说明你教的方法不对。”“如果它没有服从,说明你没有表达清楚未使它明白。”
“此外,还有什么秘诀?”我问。
“不可能训练成功的狗,我就不要。”宋雅楠想了想,这样说。
■一篇令人落泪的工作日记
周晓雪1986年出生,是基地年龄最小的员工。她2003年考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卫生学院应用护理专业。2004年基地刚刚开始养狗,招募志愿者,她18岁,就来到了基地。“狗对人无限信任和依赖,它们特别容易满足,特别单纯。与狗在一起,我挺开心的。和它们在一起,不需要戒备,挺安全的。”周晓雪这样说。
是不是周晓雪缺乏与同龄人打交道的能力?“不是,我上学时候是我们班的班长,管人,也挺好的。”周晓雪笑着说。
学校毕业后,周晓雪在一家医院报到上班了,但最后还是离开医院来到了基地。她说:“我就是因为不喜欢医院的环境,不适应也不想去适应那冰冷的环境,才决定不去从事我所学习的专业的。”在医院实习的一年,照顾的是白血病病人,都是绝症,那个环境特别压抑,每天面对的都是死亡。而护士,又没有太多的人文关怀。所以,周晓雪决定与狗在一起。
2007年10月,周晓雪刚到基地,她的主要任务是照顾幼犬。一个小狗,或者买来,或者接受捐赠而来,在一岁之前,要找个寄养家庭,在那里适应家庭环境。大连的市民的确给基地以很大的支持,但是也有一些家庭,一时觉得好玩领养了一只幼犬,可是不到一年,或者只有几天的时间,就把幼犬送回了基地。周晓雪刚到基地的时候,最多同时要照顾十六只幼犬。
小狗抵抗力差,容易得病,尤其是烈性传染病,真的叫人束手无策。有一次小狗得病,周晓雪三天两夜没睡觉。
即使这样,在周晓雪的照顾中,还是有三条狗死了。尤其是2007年4月9日,一条叫圆圆的狗病逝了。周晓雪当天的工作日记写道:“圆圆,让我再抱一抱你!”
圆圆,你走了,离开了我,离开了这个世界。病因是细小病毒并出血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