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一下可爱的孩子们
标签:
导盲犬公益宠物文化 |
在热心公益已成为时尚的今天,做公益早已不是发发传单和捐款那么简单。在一些大学校园里,有这样一群学生,他们将创业的勇气和智慧带入公益领域,尝试公益创业。改变那些艰辛、贫弱的角落,公益创业让他们拥有一个更值得骄傲的头衔。
导盲犬“小Q计划”
“小Q计划”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学生会发起的,是一项旨在推广导盲犬事业的公益项目。经过八个多月的运作实践,池诗洋和他的团队决定将这个公益项目作为自己的事业坚持下去,建立服务导盲犬事业的义工组织,并争取早日成为正式注册的非政府公益组织。
创意来自一位老家在大连的同学,大连有中国唯一的导盲犬培训基地。这是一家纯公益性的机构,免费为视障人士提供导盲犬。今年8月,池诗洋的团队在大连进行了“小Q计划”,包括中国导盲犬现状调研、小Q上公交、小Q进社区等活动。
从大连回到学校后,池诗洋和团队成员完善了组织,将组织分成了理事会和执行层。“合理的组织构架能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保证财务和决策独立。吸收对组织做了突出贡献的毕业成员加入理事会。”10月16日,池诗洋对记者说。
提供校园免费打印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的学生郭成等5人组成了校园免费复印公益小组,为同学们提供免费打印。资金来源是出卖打印纸的背面广告。
购买电脑、打印机和复印机的资金是他们从一项公益创意大赛中获得的奖金。“校园免费打印推行两个多月来,共为同学免费打印过万张。”郭成说。近几日,郭成和团队成员为寻找提供免费打印的场所而奔波。因为知名度越来越大,原来暂时用来免费复印的寝室显得太过狭小。
另类“创富”遇瓶颈
创造一个优秀的公益项目,不仅需要热情,更需要实在有效的运作手段,可是资金和经验的不足,成为池诗洋和郭成的团队亟待突破的瓶颈。“像多数公益事业一样,‘小Q计划’也是靠‘输血’来维持。而‘小Q计划’下一阶段的资金来源还没有着落。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将活动局限在性价比最好的导盲犬网络社区建设上。”池诗洋遗憾地说。校园免费复印计划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两个多月来,5名团队成员走访了过百家商户,仅仅卖出了1500元广告。由于资金紧张,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得到免费复印的服务,他们将每人复印的数量限定在了30张以内。对此,郭成的团队也感到歉意。目前,他们正在洽谈新的商业伙伴,希望能将这项公益项目坚持下去。
专家表示,公益创业是指个人在社会使命的激发下,在非赢利领域援用商务领域的专业作风,将公益事业办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有竞争力的实体。公益创业也是一种“创富”,创立一个企业能够带来直接的财富,而创立一个非赢利性的公益机构则是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但对于大学生来说,创业中如何维持志愿者的高热情、怎样筹款、怎样管理运作等都需要学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