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颁发了这个奖项,获此殊荣的有“听到同类的惨叫就飞奔过去咬伤屠夫”的“母猪救夫”(福建);渡过汹涌江水去哺育幼崽的“英雄母亲”花花(重庆),“身残志坚”的断腿黑狗(江苏)、遇车祸冒死救同伴的黄毛小狮子犬、在车流如织的马路上舍命救子的画眉鸟夫妻(成都)、长年拉着轮椅老人上街卖糖葫芦的小狗(山西)……一系列的故事与画面,都让人在凄凉中生出一种难以名状的冲击和震撼,而最让人感动的是一只陪伴了孤独老汉18年的小白狗(大连),当年迈的老人去世后,小狗在老人坟前不吃不喝守了两天两夜,最后竟然投水自尽。
    也许,这些动物故事中的主角,它们的“义举”、“壮举”只是一种本能,可是比照当下社会生活中一些人的行为和作为,故事中动物们的美德还真是值得学习与效仿。作为地球生物中具有最高级生命形式的人,动物故事中善良的光辉,足以使很多人为之汗颜。从某种意义上说,动物是人类的镜子,古今中外,人类从动物身上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仿生学在科技方面曾取得革命性成果,如今,在道德层面上对动物善良本能的钦佩与学习,是人类的进步还是悲哀?对于一些不孝敬父母、不遵守社会公德、不讲信誉甚至丧失人格的人来说,这面镜子依然有着警示和反讽作用。
“感动中国的十大动物”之所以引得无数网民疯狂跟帖,有一些中老年网民甚至发出“养儿女不如养只小狗”的感叹,这恰恰说明人们对现实生活中人与人关系的不满,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期待与渴望。人自身应有的美德,为什么在生活中会经常缺失,而在动物身上却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恰恰是我们应该反思的地方。
    人们经常指责某些人“禽兽不如”,其实是抬高了这些人的身份。“感动中国的十大动物”也从另一个角度提醒人们,如何善待动物,如何善待人。事实上动物故事中的一些悲剧,也是人类造成的,“花花”为什么会成为流浪犬?黄毛小犬为何会在公路上舍身救同伴?一切都因为狗主人的无情和汽车驾驶员的无义。据最新报道,那只曾牵动无数人心的好狗“花花”,已失踪数十天,而在江中的珊瑚岛上,有人已发现极像“花花”的黄白狗毛和一堆内脏,以此推测,“花花”和它的幼崽已被狗贩子偷屠了。
    与其说动物感动了中国,不如说它们感动了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