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或许对“防暴犬”、“搜救犬”、“稽毒犬”、“导盲犬”等犬种耳熟能详,但你听说过“文保犬”吗?日前,国内首批文物保护犬在咸阳市五陵塬上开始“服役”。
五陵塬长约40公里,南北最宽处13.5公里,总面积500平方公里。这里各时期的古墓葬密布,因汉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五个陵曾设邑建县,故名“五陵塬”。近年来,在非法暴利的驱使下,一些盗墓团伙铤而走险,依靠先进装备,频频在五陵塬偷坟掘墓,有的犯罪分子甚至持枪盗墓,严重危及文保人员生命安全。
为了有效打击盗墓团伙,去年年初,渭城区文物旅游局出资3万余元,从德国引进两只纯种“牧羊犬”。经精心喂养,今年5月份,狗妈妈不负众望一胎产下5只狗崽,成为国内第一个“文物保护犬”繁殖饲养训练基地的首批队员。经过极其严格的特殊训练,目前,这5只仅有5个月大的“文保犬”已经能够在五陵塬担任定点巡逻任务。
据了解,渭城区文物旅游局计划在2年内,为每个基层馆所繁殖、培育良种“文保犬”2到3条,使这支文物保护的特殊力量不断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