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宠物阵营 |

近日,在深圳也有了导盲犬的消息——两只半路出家的宠物犬正在接受导盲犬的初期训练。在南山区西丽塘朗山脚下的西点犬校,记者见到了这两条深圳的准导盲犬。由于驯导师小古刚刚从北京学成归来,这两条名叫多多与拉奇的大型犬才跟“老师”有两个星期的接触,还处于培养感情的阶段。
在国际上,一般使用拉布拉多犬为导盲犬。因为这个犬种性格沉稳且聪明、不慵懒,小Q便是源自于这个品种,然而,并不是每一条拉布拉多都适合做导盲犬。为选到好犬,西点犬校的朱小凡先生等人两度前往佛山大沥的华南宠物交易市场,看过了近百条拉布拉多,却感觉没有一条合适的。
挑选好犬,特别是像导盲犬这样的工作犬,首先要求是雄性,身体健康,然后是性格适合。测试性格时,驯导师会扔出去一个球,冲向球的狗与不冲向球的狗都不能要,想冲向球却用眼睛询问丢球人的狗才具有导盲犬的潜质:有好奇的需求,却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正当朱小凡等人失望而归时,深圳宠物俱乐部的一位“狗友”巴特尔听说此事,把自己的爱犬多多贡献了出来。经初步测试,大家欣喜地发现多多真是一条不可多得的好狗。虽然最理想的状况是导盲犬从6个月时就该接受专业培训,但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大家还是决定接受1岁的多多。
体重约25公斤的多多全身黝黑,看到生人不吵不闹,即便驯导员把别的狗从笼子里放出来,多多也不会像其他仍被关在笼子里的狗那样,大声吼叫想出笼玩耍。
现在的多多会听一些基本的口令了。如驯导员小古一说“定”,它就屁股坐地,两只前腿伸直,抬着头望着发口令的小古。多多很喜欢在小古面前躺倒,然后翻身把肚皮露出来。小古说这是极度忠诚的表现,因为肚皮是狗身体最薄弱的地方。
另一条身材与多多相当的准导盲犬拉奇是苏格兰牧羊犬。现在国际上已经有人尝试用这个品种的狗做导盲犬。苏格兰牧羊犬毛很飘逸、气质高雅,在路上行走时很容易吸引人注意。拉奇本是一位“狗友”家里的宠物,因为个子长得越来越大,“狗友”家里觉得装不下了,所以为它另寻新家。犬校发现不到一岁的拉奇虽然还具有很多“劣根性”,如容易冲动,对人太热情,但是也具有一定的导盲犬潜质。是否能够成才,还要看驯导师的本事。
成就导盲犬的“四部曲”
驯导师小古不到30岁,已有7年的驯犬经验。按惯例,能够驯导盲犬的驯导师必须有5年以上的驯犬经验。由于国内并没有导盲犬驯导师的专门培训班,犬校听说大连某教授有这门技术,便出资让小古去拜师,跟着教授学了3个月。虽然没有任何教材,但在教授手把手地传教下,细心的小古记下了密密麻麻的日记,当作回深后的课本。
小古介绍,导盲犬不能具有攻击性,太兴奋、迟钝、慵懒也不行,必须是喜欢工作的、忠诚的。导盲犬的培训一般需要半年,总共要4个阶段,亲和、基础科目、专项训练、交给盲人。
因为多多与拉奇曾经都是别人家养的宠物犬,目前小古与它俩的互动还处在第一个阶段。现在小古每天都给它俩喂食、定期梳理洗澡,丢球让它们衔取,放出笼子让它俩自由玩,带它俩外出行走等等。这些工作其他驯导师都不能帮手。
亲和之后便是基础训练。与其他宠物的初级班课程一样,课程内容包括大小便训练、坐、卧、起立、躺、翻滚、靠、随行、延缓、禁止、衔取、敬礼等。因为多多与拉奇都有一岁了,很多基础训练的指令已经掌握,所以这个阶段对它们来说并不算难。最关键的就是第三项专项训练——这就是小古前往拜师学到的精华了。最后的阶段是小古带着已经成材的导盲犬与盲人生活一个月,然后将导盲犬交给盲人,从此导盲犬成了盲人的眼睛和拐杖,在路上遇到坎坷、阶梯、障碍、红绿灯等,导盲犬都会给盲人以适时提醒。
深圳盲人期待导盲犬
朱小凡说,如果多多与拉奇能够训练成长为合格的导盲犬,它俩将被无偿捐赠给深圳残疾人协会。据了解,多多与拉奇当年作为宠物市场的商品时身价在5000元左右,然而经过驯导成导盲犬后,身价可以暴涨到十几万元。
在西方发达国家,一般是由国家出资训练导盲犬,然后提供盲人使用;盲人只须出一点点租金就可以获得非常大的帮助,这是国家为残疾人提供的一项福利。
目前,深圳残协有3000多名盲人,谁才能成为它俩的主人呢?首先,这两位盲人必须喜欢狗、懂得养狗,居住条件相对宽裕,其次就要看导盲犬与盲人的相互适应了。当然这位盲人必须是有工作的,导盲犬可不是养在家里玩的,而是在盲人上班路上提供帮助的。
残协副主席黄跃红是位视力极其微弱的残疾人。她说,导盲犬在深圳还是一个新话题。虽然希望导盲犬能带给盲人不同的生活,但真正要与导盲犬亲密接触,深圳不少盲人还是顾虑重重的。看来,深圳导盲犬能否长大成材、能否在深圳顺利上路,还是一个值得期待,不能妄下定论的问题。
作为一名爱狗人士,朱小凡对中国人看不起狗的传统非常不满。“你看看,提到狗尽是些难听的话,什么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其实狗是人类的朋友,不仅仅是一种宠物,它们还能够忠诚地工作,如果导盲犬能够出现在深圳的街道上,社会效益是非同一般的。导盲犬能充分让人感觉到人和动物之间的和谐相处,这是一种无比美妙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