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热议重庆市养犬管理办法,建议养狗户出资办收容场所
    “能否在管理费之外,额外征收一笔流浪犬基金?”昨日,针对“对待流浪犬”的话题,市民王先生还建议,以每月征收3~5元的额度,要求养犬人缴纳流浪犬基金,实行“专款专用”。多数市民认为,应尽快建立规范的收容场所,对流浪犬实施“人性化”管理。
    可按区设置多个收容所
    据了解,我市目前还没有官方的流浪犬收容场所。一群热心人士为此专门成立了小动物保护协会,主要收容流浪犬。而那些临时收养流浪犬的养犬人,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影响到了邻居正常生活。
    昨日,市民徐女士告诉记者,几年来她就捡到过许多流浪犬带回家饲养,都教得很听话,虽然邻居们对此并不介意,还叫她“狗妈妈”,但她总觉得还是给大家造成了不便。杨小姐称,在电影《门徒》中,给她印象最深的就是,男主角在路边发现一只受伤的流浪狗,可以通知相关部门来救助。杨小姐建议,政府部门可考虑按区划分,设置多个收容所,不要让“处置流浪犬”流于形式。
  郊区建“托狗所”解决就业
    市民王先生表示,流浪犬作为养犬人造成的一个社会问题,不应该让政府全部“埋单”。为了让收费和使用透明化,不妨考虑单独设立一个流浪犬“基金”,规定养犬人按每月3~5元额度缴纳,可以以年为单位收取,实行专款专用,并设立相应的监督机制。
    市民张先生建议,为了防止市民图一时的兴趣养狗,可以在郊区建立“托狗所”,由专业人士集中饲养,狗主人可在周末或其他时间来探望,这样做同时还能解决就业问题,并带动郊区的周末短期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