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签: 锡城一居民自己训练导盲犬 | 
 下台阶
下台阶 初识导盲犬“多多”
“Wait”!“Sit
老杨说,在家里,只要自己给多多戴上鞍套,它就主动去小便,因为它知道工作开始后,就不能随时去方便了,而此时它的一切行为都以导盲服务为中心。
为了让记者看看多多的本领,老杨牵着多多,在公司门前的盲道上假装盲人,演示起来。刚刚走到公司门口的台阶前,记者就发现,多多停顿了一下,身体也微微向老杨的腿脚倾斜了许多,老杨告诉记者,这是它在提醒我要下台阶了。在盲道上,多多始终在老杨的前方,径直地走在盲道的一侧。老杨示意让我将两辆自行车放在盲道中间,并留下足够空间可以让多多通过,看看多多的反映。我本以为多多会主动从两辆车之间的空隙中先行通过,再领着老杨走过来,但没有想到多多竟然避开两辆自行车带着老杨走了无障碍的路道,就像电影中著名的导盲犬小Q一样的神奇。“这还不算神奇的呢,识别红绿灯,过人行道对多多而言也只是小意思,此外它还能领着盲人避开路面上的高空危险。”老杨一边介绍,一边抚摸着多多,“Good”!
见识“多多”的主人
导盲犬在中国绝对是个稀罕物,其数量只能用个位数来计算,在国外也是身价高昂,非一般盲人能问津。那么,多多的主人老杨是何许人呢?
老杨全名杨海忠。他喜欢养狗,更喜欢训狗。熟悉杨海忠的人,都知道他从不卖狗,他只是送人,送给需要的人,同事们给他戴了一个“帽子”——中国导盲犬的民间垦荒者。
今年52岁的老杨,是无锡一家证券公司的老员工,目前负责公司的保安工作。老杨下班后主要的事情就是照顾和训练他的狗。多多则是他最爱的宝贝,用老杨的话说,在他们家,多多的待遇和地位要比他儿子还要高。见识过多多本领的人,都说多多是一条真正的导盲犬,而它的主人老杨虽然只是一名业余养狗人,却做到了相当高的训导水准。
五年来,老杨从一名业余养狗人逐渐成为一名训狗师,在他看来,目前国内的导盲犬培训不管是大连的中国导盲犬基地,还是本月初(3月2日)刚刚在上海启动的导盲犬培训项目,他们的训养水平和对拉布拉多幼犬的选择都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有些方面他认为自己已经走在了“专业培训”的前面。
作为业余养狗人来训导导盲犬,老杨五年来花了近18万元,自己的微薄工资和老伴炒股的钱大部分奉献给了他自己忠爱的导盲犬培训工作。老杨培训导盲犬全靠自己摸索。到图书馆查资料,让儿子上网向国外专业人士讨教经验,一路走来并不容易,目前家里的12只拉布拉多犬从饮食、护理、生病后打针吃药、挂水甚至配种和生育,每个环节都是老杨全程照料。老杨自豪地说,也许别人需要2年多的时间训练一只导盲犬,在他看来1年多时间就可以了,此外导盲犬的自身条件也非常重要。
老杨告诉记者,5年来他还作了2万多字的养狗训狗的笔记。笔记中,从狗的生活习惯的分析、心绪行为的变化以及训练导盲犬每一环节遇到的挫折、失败的经验和心得都作了认真的分析和总结。
上海6只导盲幼犬进家庭寄养
“福音”工程曙光初现
“盲人有了导盲犬就相当于有了一双眼睛,这对盲人来说,是一项福音工程,但在我们国内这项福音工程还刚刚起步。
让老杨开心的是,前不久上海市导盲犬训练培育项目的正式启动,并将6只导盲犬幼犬正式移送给6户上海志愿者寄养家庭。“今后不仅有更多的幼犬将进入寄养家庭,也会有更多的导盲犬牵到盲人的手中”。这使得他想起两年前的一件事情。老杨告诉记者,其实在2005年的时候,他的第一条导盲犬“多多”就已经能够成功为盲人导盲。老杨主动跑到无锡市残联,介绍了情况,希望能够通过残联,寻找到一位为无锡市作出杰出贡献的盲人,并愿意将导盲犬送给他。但让他失望的是,相关人士对此却并不怎么感兴趣,更担心这条狗是否会咬伤残疾人。
记者从无锡市残联了解到,目前无锡市盲人有一万多人,全江苏有54万盲人,但在无锡还没有一名盲人有自己的导盲犬,全国有导盲犬的盲人也是少之又少。
国内现在还没有一个专门的导盲犬协会。而在近年来的全国盲协工作会议上,各地的盲协主席在讨论盲人无障碍出行问题时都特别提到了导盲犬,纷纷表达尽早使用导盲犬的强烈愿望。江苏省盲人协会主席金民选曾经表示,“导盲犬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城市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
老杨告诉记者,不管过程有多么艰巨,但前景一定是好的,中国的盲人也应该有自己的国产导盲犬。现阶段,中国盲人依靠盲杖出行的方式比较经济实用,但导盲犬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它们可以聪明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他说在“9·11”事件中,曾有导盲犬引导主人从混乱中及时脱身,安全离开即将倾倒的世贸大厦。
老杨告诉记者,他现在除了培训自己的爱犬之外,还经常为一些慕名而来的养狗训狗的朋友授业解惑。但他目前最希望的就是需要志同道合的朋友或者企业和他一起来创办无锡的导盲犬培训中心。同时,他也希望将自己正在培训的一只导盲犬及其幼犬无偿地奉献给上海导盲犬培训项目。
前一篇:导盲犬历史更新版
										后一篇:国内导盲犬项目最新进展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