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8日,大连医科大学内的中国导盲犬基地有11只将要为08年残奥会服务的导盲犬,因受资金、环境、人力限制等因素影响,基地无力进行饲养,急盼爱心家庭领养。此报道一经刊登,报社和基地的电话就热得烫手。仅2天时间,这11只导盲犬就全被爱心家庭领走。没有领到导盲犬的家庭还向基地预订,如果再有导盲犬需要爱心领养,一定要先考虑他们。
领养者以女士居多
    昨日上午,记者赶到导盲犬训练基地的时候,正赶上有3位女士在办理领养手续。一位姓孙的女士告诉记者,她是大连慈善总会的义工,曾经在盲人学校工作了3年,所以她特别了解盲人出行难的那种痛苦。看了报纸后,她就决定要领养一只拉不拉多犬。她的父亲特别支持她的行为,而有洁癖的母亲则坚决反对。后来,她和父亲一起做通了母亲的思想工作。母亲不但答应可以领养导盲犬,还答应在女儿上班的时候,陪拉不拉多犬一起玩耍。
    而一位正在读书的小女孩,则在母亲的陪同下,前来领养导盲犬。女孩说,她要是上学了,就要由母亲代她照顾导盲犬。母亲则逗她,如果你去上学了,我就把它关进车库。小女孩一听,脸色一下子就阴沉下来,眼泪差一点掉了下来:“你怎么能这么对待小狗狗?”母亲笑着说:“我在逗你呢?”小女孩这才破涕为笑。
    导盲犬训练基地的负责人王曦告诉记者,前来领养导盲犬的热线市民,大多是女士,因为女士在照顾小动物方面更具耐心和爱心。
    开销再大也舍得
    前来领养导盲犬的张女士告诉记者,照顾拉不拉多犬的开销很大,一条为狗擦身的毛巾就要40多元,比她用的毛巾还贵,而精品狗粮贵的多达几百元一袋。“花这么多的财力,花那么多的精力,精心饲养10个月,再将它送还基地,到时候你能舍得吗?”记者不解地问。“舍不得也得送回来啊。”张女士回答,其实她来领养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这个问题。既然领养的时候就有心理准备,只是帮助基地饲养,所以就不会藏私心。
    前来领养导盲犬的爱心市民都毫不犹豫的告诉记者,他们将来一定会把领养的导盲犬送回来。等到了08年残奥会的时候,看到自己曾经饲养过的导盲犬在那里服务,一种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