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再别康桥》的写作背景
(2025-11-27 12:04:30)| 分类: 小说 |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诗作,创作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诗人第三次访问英国后归国途中)。康桥:即英国剑桥,徐志摩曾于1921至1922年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旁听,这段经历对他影响深远。当他专程重返英国剑桥大学(诗中称“康桥”)时,却未提前告知旧友,结果没有和旧友相聚。徐志摩独自一个人徘徊于康河畔,触景生情写下此诗。
诗中隐含着对林徽因未果的深情。1921年徐志摩在康桥结识林徽因并展开热烈追求,甚至为此与发妻张幼仪离婚,但最终未能获得林氏父女认可。1928年重访康桥时,林徽因已与梁思成订婚,诗中“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暗含此段情感的怅惘。
创作此诗时徐志摩已过而立之年,历经与陆小曼的婚姻争议、事业挫折等现实困境,诗中“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折射出理想主义者面对现实的孤独感。
诗中“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既是对康桥的告别,也是对青春、理想的追忆。诗歌形式自由,语言清新,兼具中国古典诗的意境与西方浪漫主义的抒情。诗中“金柳”“青荇”“星辉”等意象象征诗人对自由、美与爱的向往。
前一篇:资源板路:64.元宵节
后一篇:徐志摩的三段感情生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