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资源县民间故事集成:45.资源七月半歌节的由来(下)

(2025-04-25 06:55:38)
分类: 民间故事

冬去春来,十几年眨下眼睛过去了。杨官练、杨官交兄弟二人都成了虎背熊腰的大后生崽。不幸的是,这时盘养他俩长大的母亲香妹却离开他俩到极乐世界去了。他兄弟二人没有哭,却守在亲人旁边唱了三天三夜的歌,最后才把母亲香妹安葬入土。从此,他两兄弟更加勤劳发奋。后来,俩兄弟都成了亲。就这样,子发孙,孙发子,子子孙孙一代传一代,杨氏一家的人越发越多,家业也越发越大,以至整个烟竹坪,都住满了杨姓人家。

俗话讲:三虎必有一豹。杨氏一家不知传到哪一代,出了一对同胞兄弟。哥哥杨高俭,勤劳憨厚,每天出门一担粪,回屋一把柴,双手从没空过。而弟弟杨高凡就不一样了,为人好吃懒做。他总嫌烟竹坪这山沟里太山了,每天过日子三餐总离不开与红薯苞谷打交道,又苦又累。他一心想找个三餐吃白米饭、又好耍又闹热的舒服地方。一天,他趁哥哥不在家,把家里积攒起来的钱偷了出来,独自一人远走高飞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总是浪荡在外。哥哥杨高俭晓得弟弟外出以后,心里虽然气恼,但也没有办法。

自从弟弟离家出走后,数年杳无音讯。杨高俭思念弟弟心切,便随身携带盘缠四处打听寻访。哪知寻访了九十九个村,问遍了二八一百六十个寨,终不见弟弟的足迹。忧虑惦念之中,杨高俭想起了老祖宗唱山歌能解愁去闷的遗训,便一边走呀寻呀,一边悲悽悽地唱起了山歌。歌声随风吹飘,催人泪下。

碰巧,又正是农历七月十五这天,杨高俭的弟弟杨高凡正在乞讨,猛听到了哥哥杨高俭熟悉而又悲悽的歌声,想到自己因好吃懒做,数年浪荡在外,如今赤身露体,比叫化子还叫化子。叫化子还有个讨饭的竹筒筒,自己连个讨饭的烂碗都没有,平时哪个好心的人送碗饭自己只好用双手捧着吃,一下硬是百感交集,惭愧无比。终于,他唱起了悔恨的山歌与哥哥见了面,并与哥哥回到了烟竹坪。

杨高凡回到烟竹坪,一看,烟竹坪全变了样,山坡上开满了梯田,寨子里建起了很多新木楼,到处鸡鸣鸭叫,牛羊成群,一派兴旺景象,他哭了。为了使后人莫捡他的样子,他把这几年在外浪荡受的苦难和折磨,编成山歌整日整夜在山寨中传唱,直到他死。

从那以后,苗家为了记住自己的祖先是怎样逃难来烟竹坪定居的,祖先是怎样艰苦兴家和怎样用唱山歌来劝告后人勤劳发奋的,就把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定为苗家的歌节。歌节这一天,凡是苗家嫁出去的姑娘,都要回到烟竹坪来唱山歌,以表示对老祖宗的纪念。千百年来,这个传统一直没有改变。

捡:方言,学的意思

一九八五年八月,采录于两水乡

讲述者:杨侯山,男,六十五岁,苗族,两水烟竹村人,农民,小学文化

搜集者:刘昌安,男,四十五岁,汉族,资源县广播站干部

流传地区:资源县五排一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