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笑着活下去
笑着活下去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1,289
  • 关注人气: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资源县民间故事集成:29.两水金鸡洞

(2025-04-05 07:23:45)
分类: 民间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两水乡古田岭下的瑶家寨里,有一户姓龙的人家,两口子年过四十才生得一个儿子,取名叫龙贵。

龙贵十几岁那年,阿爸去世,阿妈哭瞎了双眼,一家的生活重担从此就落在龙贵一个人肩上。龙贵每天起早贪黑上山砍柴卖钱度日。

有一年,天很久没有下雨,赤日炎炎,田地干得龟裂,水比油还要珍贵。这可苦坏了百姓,乐坏了寨主邓剥皮。

一天,龙贵背着小半竹简的水,又去上山砍柴。山腰的柴都砍光了,他想起饿倒在床上的阿妈,只好咬着牙,头顶毒日,拼命往山顶上爬。火球似的太阳,晒得他背上汗水直淌,喉咙干得冒火,嘴唇也焦枯了。当他取下竹简,仰着脖子嘴对竹筒正准备喝水时,猛然听到有人在呻吟。龙贵吓了一跳,四处张望,发现前面不远躺着一个老头。只见老头双目紧闭,嘴里有气无力地喊着:“水呀,水……”龙贵一看老头渴成这个样子,急忙把柴刀一扔,上前扶住老头,将竹筒里的水慢慢地喂入他嘴里,老头喝完了竹筒里的水,舔舔嘴唇,慢慢恢复了元气,站起来说:“小伙子,你救了我的命,今生今世我不知怎样感谢你才好。你随我来吧。”说完拉住龙贵的手翻过山顶,走进一个石洞。

老头上前用手在石壁上拍了三下,只听里面传来了“咯咯”的鸡叫声,接着雪白的大米流水似地流了出来,老头急忙帮龙贵装了几袋子白花花的大米,然后对龙贵说:“小伙子,我看你是个善良孝顺之辈,以后你就不要再砍柴了,好好在家侍候你的老母吧,缺少什么尽管来要。”龙贵谢过老头,挑着雪白的大米回到了家中。

龙贵回到家里,将怎样遇着老头的事从头到尾告诉了阿妈,然后自己只留下一小袋大米,把其余的大米全部分给了村中早已揭不开锅的人家。

说来也奇怪,龙贵的阿妈吃了从石洞里挑回来的大米煮的饭,瞎了的眼睛突然看得见了。乡亲们吃了龙贵分给他们的大米煮的饭,有病的老人和小孩也一下全好了。乡亲们高兴得不得了,都说龙贵心肠好遇着了神仙。

自那以后寨中谁家没有米下锅了就到山洞里去挑,谁家缺什么东西就到山洞里去拿。再也没有人到邓剥皮家里去借谷借东西了。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传到了邓剥皮耳朵里。邓剥皮气得咬牙切齿。他吃饭不香,睡觉不甜,肚子里紧打着鬼算盘想把洞里的金鸡捉回来。

一天清早,邓剥皮带着几个狗腿子扛着铁锤爬过大山找到了山洞。他急不可待地用手在石壁上紧拍了三下,里面果真“咯咯”地传来了鸡叫声,接着雪白的大米流了出来。邓剥皮见着白花花的大米,喜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线,急忙高兴地喝道:“快!砸开石壁,捉住金鸡!”狗腿子一听,慌忙抡起大锤朝石壁用力一砸。只听得“轰隆”一声,石壁被砸开了一个大窟窿,一只金鸡“扑嗤”飞出了山洞。一转眼,从洞里流出来的不再是大米,而是源源不断的鸡屎。邓剥皮和狗腿子一下子被掩埋在鸡屎堆里,几条狗命也见了阎王。

从此,人们便把这个山洞叫做“鸡金洞”。金鸡洞的故事一直流传到今天,就连三岁小把戏也晓得“鸡金洞”这个故事。

一九八四年八月,采集于两水乡

讲述者:赵业斌,六十岁,苗族,两水乡两水村人,农民,高小文化

收集者:赵万军,男,十六岁,苗族,两水乡两水村人,农民,高中文化

流传地区:资源五排一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