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寒假桂林旅游(97):桂林市虞山公园(3)
(2025-02-19 08:01:21)
标签:
旅游 |
分类: 旅游 |
在南熏亭旁边竖有一块牌子,写着:
桂林市历史建筑:南熏亭
坐落于虞山山腰。宋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宋代著名理学家张栻在此修建了南熏亭。清代诗人查淳写下《南薰亭诗》“留题字满苔痕绿,古庙烟浮松影寒。此日登临无限恨,追思往事一凭栏”。
桂林市人民政府,2018年4月18日公布
石壁上的平台上竖有一座千手观音雕塑。雕塑下面摆放着五个香炉供游客上香。台阶旁边竖有一块牌子,写着:
警告
1、山道陡峭,注意安全;
2、风干物燥,严禁烟火;
3、禁止跨越栏杆。
在石壁上雕刻着“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绝不在于索取。巴金,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十三日”。
我登山来到山顶。山顶有一座三层瓦檐的四柱亭子,亭子里面有一座佛像。佛像的肚子被游客摸得透亮。这座亭子叫“仰尧亭”。亭上有一副楹联,上联是“云开吐尧日”,下联是:“风起韵虞弦”,联虽短,但的确是一幅好联,上下联都紧扣主题,放在此处,为亭子增色不少。
我支起三角架,以仰尧亭为背景拍照。
我站在虞山山顶,看到下面的高楼大厦。有一幢房子有医院“十字架”的标志,我不知道是哪所医院。由于是冬季,树上的树叶已经掉光了,只剩下树枝,但也有一些树,冬季也不掉叶子,谢谢这些冬季不掉树叶的树,给冬天带来绿的生机。山顶上有一根旗杆,但没有旗帜。
我下山来到虞帝庙。自宋以来,虞山的山脚就建有虞帝庙,为桂林最早的庙宇。现在的虞帝庙,为1996年重修。
唐建中元年(公元780年),朝议郎守尚书礼部郎韩云卿,武阳县开国男翰林待诏韩秀实,京兆尹人李阳冰,曾在虞山石壁上雕刻《舜庙碑并序》,是记述舜庙最早的一方石刻。南宋淳熙年间(公元1174年-公元1189年),朱熹作《舜帝庙碑》云:“虞帝祠在城东北五里,而近虞山之下,皇泽之湾,盖莫详其始所自立,而有唐石刻辞在焉。”
南宋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2月,今直秘阁张式,奉奠进谒,仰视舜庙栋宇倾垫弗支,图像错陈造已淫厉,于是“命撤而新之”,这是有记载的第一次修葺,此后,修葺之事历代均有。今殿堂、僧舍已废,遗址尚存。
正大门有两联,第一幅楹联的上联是“圣殿重光扬今德”,下联是“名山永秀沐熏风”;第二幅楹联的上联是“韶音播古今”,下联是“帝诰昭天下”。
在虞帝庙的院子里,有一个圆形大棚,有一个老人在大棚里面练习太极拳。
虞帝庙的两边,是娥皇殿和女英殿。
娥皇殿贴有一副楹联,上联是“斑竹泪凝千古事”,下联是“湘君情系九嶷魂”。
女英殿贴有一副楹联,上联是“虞山有幸祀贤女”,下联是“湘水多情慰落英”,对联中嵌入了“女英”的名字。
娥皇和女英,是尧帝的二个女儿,同嫁舜为妻。相传,舜父顽,母嚣,弟劣,几人数次致舜于死地,在娥皇女英的帮助下,舜才脱离险境。舜继承尧帝位后,南巡时驾崩于苍梧,葬于九嶷山,娥皇女英一路寻来,抱竹痛哭,眼泪滴在竹上,化成点点斑痕,最后二女泪尽而亡。这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在全国各地,多处建有虞帝庙和娥皇女英殿,来纪念虞帝的圣贤和娥皇女英的忠贞。
虞帝庙正殿前有三幅楹联,第一幅楹联的上联是“踵武尧章功业长留史册”,下联是“南巡圣举河山永系国魂”。
第二幅楹联的上联是“巡三楚逝苍梧圣德犹存斯地可寻舜跡,下联是“望九嶷临皇泽民心常眷于今似听虞韶”。
第在幅楹联的上联是“勤政亲贤地披圣德,下联是“倡廉治宇民沐天风”。
这三幅楹联把虞帝的事迹和公德全说了一遍。
我在虞帝庙里偷了游客供菩萨的香火钱,一共是20元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