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9年寒假桂林旅游(53):桂林东西巷(4)

(2025-01-04 07:31:17)
标签:

旅游

省府脚下,民商熙熙

——王城片区的民国旧影

1905年废除科举后,王城内贡院号舍拆除,改建为省立师范学堂、女子师范学堂和图书馆等东巷附近设有从德女子学校、桂山中学西华门外大街被称为学院街,仍然维持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1921年孙中山来桂督师北伐,驻扎于王城,并设北伐大本营于此。1936年新桂系将省府迁回桂林,王城为广西省政府办公场所。省府周边的街巷成为桂林商业繁华之地。

美国记者约翰·沙克福德在1930哈里森·福尔曼在1942年相继来到桂林,拍摄了大量反映桂林民风民俗的照片其中拍摄于王城内外包括东西巷一带的照片是我们了解民国时期东西巷街景民情的珍贵影像数据。

劫后余构,市民蜗居

——改造前的东西巷乱象

抗日战争期间,地处抗战大后方的桂林成为全国文化人士聚集之地,被誉为抗战文化城文化、商业极为繁荣。194411月-19457月日本占领期间,桂林城遭到毁灭性破坏,光复时几成废墟,东西巷亦无幸免。 

东西巷到处是断墙残壁。连接漓江两岸的大桥也被炸毁。这桥当时叫中正桥,也就是现在解放桥的位置。

1946年起,国民政府在王府内重建广西省政府办公楼许多家园被毁无家可归的老百姓则在省府外的王城脚下搭建房屋作为安身立命之所。

1949年桂林解放后,人民政府对桂林旧城进行了大规模改造。东西巷因为地处桂林城市中心,且紧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靖江王城,地上地下的文物古迹众多,市委、市政府对其改造极为慎重,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就开始制定改造规划,并进行了多次论证和修改,但因各种原因迟迟未能付诸实施。旧有的历史建筑由于年久失修,逐渐破败不堪,蜗居于此的市民们为了改善居住条件,随意搭建、改建,靖江王城的六百年容光、东西巷老街的两百年丰采被掩盖在了杂乱无序的现代违章建筑当中。

修旧拆违涅槃重生

——东西巷历史街区的改造与提升

2012年,《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获国家发改委批复2013年,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开始实施“寻找文化的力量,挖掘文化的价值”战略。

20138月,启动正阳东巷保护修缮整治改造项目20154月,启动靖江王城“拆围建墙”项目。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秦,市长周家斌等市领导多次亲临调研和督查,有力地促进了项目的推进。2016426日,经过两年多精心施工建设的正阳东巷如凤凰涅盘般重生,开街迎客。传统与时尚相结合的精彩舞台演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示,“穿越古今”的街区主题情景展演……丰富的现场活动将文化与旅游、艺术与商业完美结合,展现出桂林文化的独特魅力。

我在东西巷里面走着,一路上有小火锅”“好有缘土特产超市第十二分店,好有缘连锁超市,特色手工,桂花糕”“仁寿巷”“民俗文化街,围巾文化展”“十万大山”“民族有信仰,国家有希望”。我走到了写有“三元及第”的明朝古城墙,走到了广西师范大学校门口学校大门上写着“靖江王府”,挂有两个红灯笼。我支起三角架,以广西师范大学校门为背景拍照。

我走到写有“榜眼及第”的明朝古城墙,有一棵大树的树枝伸到了古城墙上面。我支起三角架,以写有“榜眼及第”的明朝古城墙为背景拍照。

我回到东西巷,看到一口井在水井旁边竖有一块牌子,写着:

仁寿井简介

仁寿巷正阳路北端南侧,最早的建筑追溯到明代至今有600多年历史了。在抗战时,仁寿的不少建筑被日军炸毁好在始建清代的仁寿巷幸免于难。

后来在桂林经商的江西人筹钱重建了仁寿巷并在仁寿巷东端建有江西会馆仁寿宫,便有了仁寿巷这一名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