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9年寒假桂林旅游(48):桂林芦笛岩景区(3)

(2024-12-30 08:20:27)
标签:

旅游

分类: 旅游

在岩洞中,在我们面前出现一个高约二米的瀑布,发出水声响。

导游说:“请看这里有两座绿树叠翠的山峰。在两座山峰之间,一条银光闪闪水花儿四溅的瀑布飞泻而下。那宏伟的气概,就像我国唐代诗人李白所描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个景叫‘高峡飞瀑’。由于这条石瀑布形成的年代较晚,含杂质较少,结晶好,显得洁白晶莹。”

“这里有一只小鸵鸟。它正看护着芦笛岩中特有的圆顶蚊帐,这是帐顶,这是帐布。蚊帐的一半已经整齐的折叠起来了。帐顶叫石盾,像是古代的兵器盾牌,也有人叫它调色板,帐布是折皱状的石幔。石盾是由从洞壁裂缝挤压出来的渗透的水形成的。水流形成石盾上下两块圆形盾板,两块盾板中间是空的。水从盾板夹缝向外流出,又形成了下部的石幔,石盾和石幔就形成了一床圆顶蚊帐。”

我们往前走,导游说:

“这里有一个小平台,相传是古代诗人观景吟诗的地方。一天,有一位诗人远道而来,被芦笛岩神奇的景色迷住了,不禁诗兴大发,可是他只写出了半首就再也找不到适当的诗句了。这半首诗是这样说的:‘天生芦笛千般巧,欲写奇岩下笔难’。后人便把它叫“半首诗台”。如果哪位嘉宾有兴趣,可以接着续写下半首诗。”

现场没有游客能够对出这首诗的下半首。

导游说:“有一个广州的游客对出了诗的后半首,是‘扶石徘徊不忍去,将身化作洞中仙’。”

我们接着往前走。在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雪人”。导游说:“这里好像刚刚下过一场大雪,前方堆起了一座雪人,这是雪人的头部,眼睛、鼻子、嘴巴依然清晰可见,这是身部,突出的地方是它的胳膊,由于天气冷,它把手已经缩到口袋里去了,也有人说它像一尊大肚弥勒佛。”

这个雪人惟妙惟肖。

导游说:“雪人旁边的像是一棵上尖下圆的塔形松树。松树的枝叶上覆盖一层厚厚的冰雪,屹立在林海雪原之中。俗话说:‘松无白雪不精神’,白雪青松,更显现出它那不畏严寒,傲视风雪的坚强性格。这个景叫‘塔松傲雪’。芦笛岩内气温常年保持在19摄氏度左右,没有冰封雪飘的条件,这里的‘白雪’是由含杂质很少的方解石结晶组成。”

我们看到岩石上有一层白色的沙粒,确实像松树上的雪。

导游说:“现在您左边看到的是一座蘑菇山,山上长满了大大小小的蘑菇。山下的是小蘑菇,半山腰上有大蘑菇,长在最里边的是最大的蘑菇王,有一位老人经常上山来采蘑菇,您看,半山腰上老人正抱着蘑菇下山来呢!”

我们接着往前走,导游说:“刚才我们走过了一座蘑菇山,现在来到一座瓜菜山,这里有许多的瓜果和蔬菜。这是长豆角、莲藕、高脚白菜、花菜、东瓜、花生、萝卜、丝瓜。山下有个又大又圆的西瓜,这里还有广西的特产沙田柚。由于这一带是洞顶裂隙最丰富的地方,每当雨季就会有大量的流水、滴水、还有从高处落下溅散成雾状的水珠,这些富含碳酸盐的水联合作用,造就了这一幅幅丰收图景。这个景点叫‘瓜菜丰收’。”

“各位,请跟我来,注意脚下的台阶。您们看,瓜菜山旁边的这座巨大的钟乳石,很像一座精美的黄杨木雕。也有人说它像海上的仙山蓬莱。上面长满了各种奇花异草:有千年的人参、当归、还有珍贵的药材灵之草。您看,半山腰上两位老人正在喝茶聊天谈论着养生之道呢。这个景点叫‘黄杨木雕’。”

“这根石柱像是一座宝塔,塔身上盘绕着一条青龙,突出的地方是龙头,龙身弯弯曲曲盘旋而上,人们叫它‘盘龙宝塔’。”

我看到一根大约二米高的钟乳石,上尖下粗,确实像一座宝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