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寒假桂林旅游(39):从七星公园到东西巷
(2024-12-21 07:39:29)
标签:
旅游 |
分类: 旅游 |
在石壁上钉有一块牌子,写着:“桂林市历史建筑,普陀精舍;原普陀寺旧址,从唐代开始供奉观音,因年久失修,寺庙早已不存,于1959年重建。普陀精舍曾作为纪忠祠,用于供奉阵亡将士灵位,其后观音岩石壁上刻有《多心经文》。桂林市人民政府,2018年4月13日公布。”
在普陀精舍前面的门口贴有一副楹联,上联是:“景入洞天原绝俗”,下联是:“客来仟境自超尘”,横批是:“超尘静境”。
路边竖有一块牌子,写着:七星岩距此250米”。
我下山,回到公园的大路上。大路两旁有花圃,种有树。树上挂着小五星红旗。眼前出现“清真寺”,清真寺前面有一个摊点,写着:“清真特色小吃”。
我走到了以前和阿纯、表妹阿新一起来过的骆驼山,骆驼山显得惟妙惟肖。我以前记得骆驼山前面是草坪的,但现在骆驼山前面是水池。我要别人帮我以骆驼山为背景拍照。我来到了以前看到过的克林顿讲话处。在一块石头上雕刻着:“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发表环保演讲处”。
在路边竖有一座雕塑,是一个古代老人举起酒杯,在雕塑前面竖有一块牌子,写着:
雷酒人
雷酒人是明末清初一介江南书生,原名叫雷鸣春,爱桃花、酒、行医济世救人。他为人正直,助人无数。因为他喜欢喝酒,常饮不醉,人们又称他为“雷酒人”。他能诗善文,有《大文参》、《桂林田海志》等著作。
现七星景区骆驼山不光像骆驼,而且像一把酒壶,所以古称“壶山”。清朝初年,雷鸣春不愿为清朝官,隐居在壶山之下。好酒的他常借醉登山长啸,以泄胸中之闷。平时他在壶山下广植桃花,当花开之时,在霞光映照之下,天红、水红、山红、花红,壶山好像沉浸于一片赤霞之海,故称“壶山赤霞”,为桂林续八景之一。而雷酒人死后就被葬在壶山下,雷酒人墓为桂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桃花依旧,桂树成林,花果满园。
我走出了七星公园,在走去公车站的路上,在石壁上雕刻有一些书法作品,有:“光岩,民国廿六年春,李宗仁”“三元及弟”“大学士”“东南繁剧地,抚治寄贤良。为我苏徐海,宜民简召王。允惟力沟洫,方可课耕桑。实政斯应树,虚名尚谨防。一心要于敬,五字示其纲。勖尔推行善,芳同桂岭长。赐江苏巡抚陈弘谋之任”,这是乾隆皇帝写的诗。
我向公车站走去,路边有宽宽的行人道,行人道旁边种有高主的树木。
我乘坐公交车去东西巷。公交车上乘客不多,在街中间的隔离栏中写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交车过大桥,桥上有花圃,有盆景。在出租车车顶上的电子屏幕上显示“出租车,大促销”,街上门面有:“纯摄影,艺术写真会所,婚纱摄影”“芝麻”。
我来到了东西巷。
东西巷,位于桂林市靖江王城正阳门前,又称“正阳东巷”“正阳西巷”,是桂林明清时代遗留下的唯一的一片历史街巷。空间尺度宜人,是桂林古历史风貌的观景区,包含了正阳街东巷、江南巷、兰井巷等桂林传统街巷。也是桂林古历史风貌的观景区,体现了桂林的历史文脉。
东西巷为桂林历史文化街区,见证了桂林城自唐代武德年间(公元618年—公元626年)建城后近1400年的历史兴衰。
东西巷早在明清时期就盛极一时,鼎盛时还有“青龙白虎”宝地之美誉。是“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城市地标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