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暑假柳州市五县游(106):融水双龙沟景区(2)
(2024-09-28 06:09:40)
标签:
景区旅游骑行 |
分类: 旅游 |
道路旁边有二座伞状亭子,亭子旁有长椅,前面有一座小桥。
路边竖有一块牌子,写着“路、桥、汀步湿滑,临河游玩请注意安全”。
路边一棵树上挂着五个竹簸箕,簸箕上面写着“欢迎进入芒篙部落”。
路边有一些藤蔓植物互相缠绕着,形成一团,这个景点命名为“怦然心动”,但我认为,还是以前的命名“心乱如麻”比较贴切。
路边挂着一面锣,上面写着“状元锣”。
路边竖有一块牌子,写着:
芒篙古文化
芒篙在苗语中,“芒”意为古老、往昔,“篙”意为旧。“芒嵩”即指古旧的东西,是带有原始宗教仪式性质的祭祀乐舞,苗族视其为沟通人与神阴阳两界的媒介。
芒篙的面具形象均为龇牙咧嘴、表情怪诞。苗族祖先根据直接所说或观察到人死后面目变得扭曲、狰狞、可怕,用描绘面具形象的丑陋表达对祖宗的追思、对祖宗灵魂逝世的敬畏。
芒篙手中的竹棍是神力的象征,他们不断挥舞竹棍,借助竹棍向前空翻,向后抵以仰天、蹲、跳、翻、躺、演示功力以此压邪、避灾去祸,保护村寨平安。
路边竖有一根木桩,在木桩上画有芒篙面具和飞鸟。
前面有一座有三个拱的水泥拱桥,有铁索栏杆。桥边竖有一块牌子,写着“路、桥、汀步湿滑,临河游玩请注意安全”。
路边挂着一面锣,上面写着“平安锣”。路边竖有一块牌子,写着“←玻璃桥方向”。路边竖有一块牌子,写着:
芒篙祈福锣鼓阵
大苗山里芒篙是一个神秘的部落。在苗族文化里,锣、鼓是一种娱乐工具。锣、鼓是整个苗族的精神灵魂,是整个苗族智慧和财富的汇集,是至高无上的精神宝物,更是一种权威的象征。
苗寨敲锣、打鼓有三种情况:
一、是逢芒篙节,芦笙节等传统节日时,敲锣、打鼓庆祝。
二、是有贵客到来时,敲锣、打鼓迎接远方的客人。
三、锣、鼓也是苗族最神圣的宝物。
俗话说的好:“锣鼓一声响,黄金千万两”。敲锣、打鼓在大苗山也是用来祈福、求平安、迎富贵的方式。一般锣、鼓布局108面为吉利阵。每面锣、鼓一敲代表一生平安,打一打取得荣华富贵。
路边有一条长廊,长廊里挂着很多锣、鼓。我想是这就是挂着108面锣、鼓的“吉利阵”。
路边有一个带屋顶的、约一米高的箱子,上面挂着一些雨伞,写着“共享伞”。箱子里面放有一些贴有“大苗山泉”的纯净水,写着“诚信水,自觉投币,2元/瓶”。
在双龙沟景区,多处写着“诚信景区”。现在我明白了,“诚信景区”是指从这里借雨伞用了,要归还,从这里取水喝了,要自觉投币2元。
路边竖有几块牌子,写着“小心碰头”“芒篙部落”“道路湿滑,小心慢行”“悠悠森林情,寸寸防火心”。
有一棵大树横倒在地上,但大树没有死,还活着,这个景点命名为“横材”,我认为这个景点的取名是比较贴切。
前面有一座小拱桥,用仿木藤蔓做栏杆。栏杆上挂着一块牌子,写着“严禁翻越”。
路边有一个上面盖草屋顶的棚子,是一个商品,卖各种旅游产品,食品和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