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8年暑假柳州市五县游(10):三江县丹洲古城(7)

(2024-06-12 07:31:00)
标签:

街道

景区

旅游

骑行

文化

我参观完了古城丹洲,走到了码头。我支起三脚架,以写有“古城丹洲”的门坊为背景拍照。

门坊上贴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丹呈古城迎嘉士”,下联是“洲奉真情聚福缘”。

码头边竖有一块牌子,写着:“码头水深地滑,请勿嬉戏逗留”。

我坐上了回售票处的船,在船上,我看到了:“丹洲05,东门湾渡口,定额5人”“上下渡船,小心行走”。

我上岸回到停车场,看到了:“丹洲景区游客中心”“丹洲AAAA级景区欢迎您”“售票处”。

我站在写有“丹洲古城”的牌坊前,支起三脚架拍照。

在“丹洲景区游客中心”,我看一本宣传册子。册子的封面印有丹洲古城欢雷门城门的照片,写着:“丹洲古城,中国唯一的水上古城,国家AAAA级景区,旅游指南,玩转丹洲”。

册子的第二页印有丹洲古城里面的一条街道,写着:

丹洲古城

丹洲古城座落于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最南端融江江心岛上。融江分流,环岛而过,造就了丹洲古城“中国唯一的水上古城”的美名。古城始建于明朝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为古代怀远县城(1914年改称三江县,1932年将县治迁往古宜),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丹洲地理独特,上通湘、黔、滇,下连粤、闽、赣,是我国东南地区通往西北边界的门户。岛上民居与柚林掩映成趣,现存丹洲书院、古城墙、闽粤会馆等多处明清古迹。苗、瑶、侗、壮、汉等民族融合聚居,民风淳朴,目前为国家级AAAA景区。

册子的第三页印有丹洲书院的照片,写着:

古城探秘——

丹洲书院

建于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是丹洲古城最大的一处建筑,古风犹存,桂花飘香。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文学家鲁彦等众多文人墨客都曾聚集于此。

古城墙

明代怀远县知事苏朝阳任职时建造,全长879,高5.3,共有450个城垛,设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古城墙防御战乱,也防水患,清代1902年挡住了特大洪水,使岛上官民免于劫难。

闽粤会馆

又名“天后宫”,是明末清初一位薛姓富商出银千两建成,并按福建漳州天后宫妈祖庙格局建造,高墙碧瓦,彩绘古朴精美,是闽粤商人贸易往来的繁荣见证。

古城门

东门,又称“欢雷门”,取万民同庆,天兆吉象之意,历经风雨战火仍不改其宏伟气势;北门,又称“治定门”,寓意通过施政管理太平安定;东门和西门分别又称“丹阳门”和“西良门”,由于战火损坏,已难觅踪迹。

册子的第四页印有丹洲古城街道的二张照片,写着:

休闲观光——

环岛观光

丹洲四面环水,对岸峰峦叠嶂,滔滔江水奔流不息。岸边开阔的鹅卵石沙滩,芦苇丛生,随风摇曳。租一辆自行车,环岛骑行,感受青山、秀水、翠林在风中变幻。

客栈民宿

丹洲古城仅有200多户人家,却有近100家民宿。漫步古城青石板路,两侧高挂红灯笼的砖瓦小院颇具古韵,院内挂着的腊鱼腊肉香气诱人。夜晚静谧安全,家家户户夜不闭户。

簸箕宴

相传瑶族先人居住的崇山峻岭沟壑纵横,就连吃饭的桌子都无法摆放。但聪明睿智的瑶山民众就地取材,用簸箕当饭桌,铺上荷叶或芭蕉叶,将菜肴置于其上,发展至今形成了瑶家特色“簸箕宴”,在重大的日子款待宾客。

册子的第五页印有丹洲古城街道的三张照片,写着:

生态民俗——

柳榕吕璧

丹洲岛上有两株千年古榕树,历经风雨仍然枝繁叶茂,宽阔的树冠,浓阴如盖。其中有棵鸳鸯树,是柳榕合璧,同根同枝,不分你我,只能从树皮上辨别,阳为柳,阴为榕。

百年柚园

丹洲是远近闻名“柚子之乡”,早在1963年,丹洲沙田柚就已获国家级金奖。岛上有超过千株的柚子树。阳春三月,柚花争妍;金秋时节,柚果累累。丹洲沙田柚形似葫芦,果顶中心有微凹印圈,俗称“金钱印”,是优质沙田柚的典型特征。

丹州柚子节

每年11月,丹洲柚子丰收,就是热闹的柚子节开始的时候。届时,八方宾朋尽情摘柚子、品柚宴、玩柚戏、结柚缘,还有柚王擂台赛、美味百家宴、篝火晚会等丰富的活动,其乐无穷,畅赏金秋。

丹洲三宝:沙田柚、糯米酒、老腊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