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暑假柳州市五县游(3):融安县泗顶锌矿区
(2024-06-05 08:25:37)
标签:
旅游街道骑行 |
我路过融安县泗顶锌矿区,我停车参观这家厂区。我以泗顶锌矿厂区为背景,用手机自拍了我的脸。
融安县泗顶铅锌矿区曾经是广西最大的铅锌区,位于广西大石山之中,可以说是一个极度偏辟与荒凉的地方。我走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破败不堪的废弃平房,这些应该是泗顶矿早期的生活区,看得出来这一片已经荒废多年,剩下的只有这些残垣断壁了。虽然是满目荒凉,但仍然可以看得出来,这里曾经住过很多的矿工家庭,也曾是一个生活气息浓郁的地方。
虽然这里都是一排排简易砖瓦房,但都是整齐划一的标准套房。从上往下看,一排排光秃秃的红砖房子,似乎也在诉说这里曾经的辉煌。几十年的蹉跎岁月,这里又恢复了它原本的寂静,这可能就是大多数矿区的轮回宿命,矿产资源枯竭的最终结局,难道说不是这样吗?
据说在矿区开发的鼎盛时期,这里生活着两万多人,也就相当于当时的一个小县城的规模。所以当时的泗顶矿,配备有医院、学校、银行、商店等配套机构,完全成为了大山里一个独立的生活圈。
关于泗顶的铅矿,南宋地理学家周去非编写的《岭外代答》就曾记载:“西融州有铅坑,铅质极美,桂人用以制粉,澄之以桂水清,故桂粉声闻天下”,由此可见泗顶铅矿是相当优质的。
成立于一九五一年的泗顶铅锌矿,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矿产资源逐步枯竭,矿山开采进入晚期。泗顶矿的生产量开始逐年下降,所以在2003年,已超期服役的泗顶矿,被列为全国112家资源枯竭矿山政策性关闭破产企业。
现在若大的体育广场上已经看不到一个人影。自从泗顶矿破产关闭后,这里的矿工以及家属全部搬离了矿区,瞬间泗顶矿区俨然成了一座空城。矿区的坡道上已经长满了青苔,而这座给矿工们带来欢乐的电影院也长满了荒草。唯有这座泗顶矿的纪念碑,记录着这里曾经的辉煌。
在泗顶锌矿厂院内,竖有一座工人雕塑。在雕塑的基座上雕刻着:
中华人民共和国采矿许可证
地采证
经审查,准许泗顶铅锌矿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融安县规定范围内,开采铅锌矿,特发此证,有效期23年。
发证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
1987年10月11日
我看以了工人电影院,有“泗顶矿职工餐厅”,现在已经没有人在这里,给我一种沧桑感。
我看到了:“团结爱矿,艰苦创业”“人口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调查”“无低押借款,免担保,放款快,最高可借50万,做生意,上班族,房贷,车险,公积金贷,详询:陆经理15278881231”。
我接着上路,从三皇乡到融安县浮石镇的公路比较弯。在一个地方,我看到一辆拉着麻袋的货车前轮滑到了路下,右前轮已经脱了,但货车没有倒,没有侧翻,司机正在打电话。
中午13点,我到达了融安县浮石镇。我在一家饭店吃中餐。这家饭店门口上方写着:“芳芳快餐,电话:0772-8472865;18777226895;2016年10月12日,鲁花,香浓味美,真省油”。
在饭店里面,我看到了:“囍”“娃哈哈”“怡宝”“经济快餐”。
我吃的是自选快餐。吃完中餐,我走出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