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7年广西旅游(107):象州县郑小谷故居(3)

(2024-05-02 07:09:15)
分类: 旅游

在一栋楼的屋檐下,有一扇圆形门,圆形门上写着:“小谷书院”,雕刻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六经读罢方拈笔”,下联是:“五岳归来不看山”。另外一扇门上写着:“郑氏宗祠”。很遗憾,锁门了,郑小谷故居不对外开放,我不能进去参观。我为什么不是市长、省长之类的官呢?不然的话,我可以用行政命令要求把门打开,我可以进去参观。

在旁边的一条巷子里,堆放在一些建筑用的沙子。另外一条巷子两旁,建有一些砖房,也有一栋盖瓦的泥房处于快倒塌的状态。在出村口的路上,有一面围墙。墙墙上有一些介绍郑小谷的图画和故事:

教学有方

郑献甫有一个得意门生叫石鸿韶,天资聪颖,才智过人。一日,石鸿韶触犯学规,郑献甫罚他跪于学馆前,恰遇石妻挑着一担水,低头不语微笑而过。郑小谷见状说:“夫受师刑,妻念阿弥陀”,石鸿韶略思片刻,即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郑献甫为人师表,治学严谨,严于律已,郑献甫为学生批改作文时发现学生用“飞红”组词,便用红笔改正为“绯”。第二天,当学生们拿到批改后的作文时,他们可能会感到惊讶和困惑,不明白为什么“飞红”被改为了“绯”。郑献甫可能会在课堂上解释这个修改的原因,让学生们明白“飞红”并不是一个正确的词组,而“绯”是一个更恰当、更准确的词汇。

通过这种方式,郑献甫不仅帮助学生们纠正了语言上的错误,还教育他们如何更准确地使用语言。他的严谨和认真态度,无疑会给学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勤勉好学

郑献甫勤勉好学、才思敏捷、注重实践,庙堂借光,郑献甫从小酷爱读书,终日手不释卷。一次和母亲去外公家玩,到了睡觉时候大家却找不到郑献甫。母亲猜测郑献甫应该在有光亮的地方看书。娘家人寻着光亮的找到了庙堂,郑献甫正借香火的光亮读书。

清田定赋

太平军过象州后,战乱使社会一片混乱,不少田赋粮契被烧毁。官府征粮无凭据,平民百姓怨声载道。郑献甫利用自己的威望关爱百姓,亲自带领族人协助县令核实田亩。此后,田粮相符,象州农民无失契之田,官府无空头数据;农民定限以完粮,官府无差催之苦,上下皆大欢喜,时称“一条鞭法”。郑献甫虽然不在官场,但时刻关心百姓疾苦,为了百姓勇于担当。

从郑小谷故居出来,我继续骑摩托车上路,到金秀县桐木镇了。我停车拍了路杆上的“桐木镇”三字,我之所以拍,是因为我的老家有一个“桐木村”,和这里的“桐木”是一样的名字。

我停车的旁边是一栋三层楼高的“龙庆村科技楼”。门口挂有一块牌子:“龙庆村村务服务中心”;门口上方挂有一副红色横幅:“有志青年从军建功,热血男儿矢志报国”。

公路旁边竖有一块大宣传牌,写着:“团聚海外学子情,回报祖国赤子心”。我用手机自拍了我的脸,拍了我摩托车的仪盘表,我的摩托车已经行驶了873公里了,总里程是7730.4公里

我继续上路,前面建有一座高大的三层瓦檐的门坊。我想是金秀县县城的“城门”。“门坊上方写有行书“瑶都”二字。贴有一副对联,上联是:“福地瑶山人杰地灵画卷描成酬日月”,下联是:“润天金秀物华天空蓝图绘就谱春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