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西旅游(89):参观广西桂平市金田镇太平天国前军指挥所三界庙(1)
(2024-04-15 06:50:47)
标签:
历史旅游 |
我走进三界庙,里面有对三界庙的简介:三界庙三界庙是当年太平军突围北上永州时的前军指挥所。 1851年1月11日,金田起义后,太平军立即东出江口,西进武宣,北挺象州。7 月初,回到金田,扎营于莫村傅家寨,新玗三界庙就成为太平军主要指挥所之一。三界庙始建于清朝顺治年间(公元1644年-公元1661年)。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至今,往后均有所修缮。庙内的二十九块碑刻,是研究太平天国起义前夕,金田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阶级矛盾的重要资料。196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公布三界庙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墙壁上挂着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南王冯云山、西王萧朝贵、北王韦昌辉的简介:天王洪秀全洪秀全(公元1814年1月1日-公元1864年6月1日 ),清末农民起义领袖,族名仁坤,曾用名火秀,后来为了避上帝名讳而改为秀全,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新华镇福源水村人,汉族客家人。道光年间(公元1821年-公元1850年),撰写《原道救世歌》等作品。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领导发动金田起义,就任天王,定国号太平天国。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定都江宁(今南京),改称天京。建都之后,洪秀全分兵占领长江各省,派兵北伐、西征,并摧毁江南、江北大营。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洪秀全诛杨秀清、韦昌辉,史称“天京事变”,随后,他迅速启用陈玉成、李秀成等新将领;并以洪仁玕为军师,推行新政。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6月1日,洪秀全在天京病逝,享年51岁。其逝世后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东王杨秀清杨秀清(公元1823年9月23日-公元1856年9月2日),又名嗣龙,广西桂平人,祖籍广东嘉应州,汉族客家民系,太平天国主要领袖之一,中国近代史上的农民阶级政治家、军事家。杨秀清出身贫农家庭,以耕山烧炭为业,不识文字。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加入拜上帝会,翌年假托“天父”下凡,逐渐取得了拜上帝会的主导权。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公元1851年1月)参与发动金田起义,拜中军主将、左辅正军师。永安建制之际受封“东王”,称“九千岁”,节制其余五王,其地位仅次于天王洪秀全。他在太平军中运筹帷幄,为太平天国运动的蓬勃发展立下汗马功劳,定都天京便是按照他的意志而决定。定都天京后更是架空洪秀全,成为集教权、政权和军权于一身的太平天国实际领袖。此后他发动北伐和西征之役,并策划击破清军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保卫了天京的安全,稳定了太平天国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