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南旅游(143):登南岳衡山(8)
(2024-01-02 08:53:25)我走进邺侯书院里面,里面有一座雕塑。雕塑旁边挂着一副对联,上联是:“煨芋十年宰相”,下联是:“桂冠六地神仙”。两边的墙壁上挂着一些红色的锦旗,锦旗上写着:“有求必应,考取功名”“有求必应,金榜题名”“感谢神恩,有求必应”“大显威灵,有求必应”“佛恩浩荡,有求必应”等。
在邺侯书院外面,竖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
邺侯书院
亦称明道山房、端居室,始建于唐代。旧为唐代率相泌(即邺侯)隐居南岳读书处,后遂成为凭吊邺候之所。清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重建。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衡山人陈治与集贤书院山长戴心葵等移建书院于今址,民国时曾重修。
书院占地面积263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余平方米。主体建筑为木石结构,单体庑殿式,为南岳最早的书院之一。
李泌(公元722年-公元789年),唐大臣,字长源,京兆人,历仕肃宗、代宗、德宗三朝,位至率相,封邺侯。
2002年5月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自书院外墙基起,至东20米、西30米、南30米及北60米处。
我沿着公路走,太阳很大,我打着伞,我用手机自拍了我的脸。公路旁边的树荫下有水泥板凳,供游客休息。有商贩在公路旁边摆桌子,桌子上有水和一些零食出售。我看到了远处山脉连绵起伏,山岭上有一个塔。山腰的森林里有几处建筑物。
我来到了“寿福寺”。在寿福寺对面的公路边竖有一块牌子,写着:“敬香三支,心诚则灵,本寺庙免费提供线香,请勿焚化拜香和香包”。
我走进寿福寺里面,里面竖有五尊菩萨,每尊菩萨神色庄严。两侧的墙壁上贴着一些红色的道教符纸片,那些道教符咒纸片上写着相同的字:“聪明智慧,百病消除,长命富贵,心想事成”。
我往前走,到了“铁佛寺”。我支起三角架,以铁佛寺为背景拍照。
南岳衡山的寺庙,我都进去看,但我不会拜菩萨,更不会买香火来烧,我不信佛教,也不信道教。
在铁佛寺的外墙上镶嵌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
铁佛寺
始建于唐代。原在宋宝庆年间(公元1225年-公元1227年),铸万斤铁佛一座,故名铁佛寺。清代以前累有修葺。现存建筑为1994年重修,由前殿、后殿及两侧配房组成,砖木石结构,悬山顶,琉璃瓦屋面。保护范围:本北至墙外30米处,西南至公路20米处。
我走进铁佛寺里面。在殿门上方写着:“佛法无边”四个大字。我支起三角架,以“佛法无边”殿门为背景拍照。在殿里面,竖有一座菩萨,在菩萨上方写有“佛光普照”四个字。菩萨的下面摆放着观音菩萨的画像。
在铁佛寺的后面,是一栋二层楼的砖瓦房,在二楼的栏杆外面,挂有一块牌子,写着:“烟霞茶院”,看起来不像是寺庙,像普通民居,我没有进去参观。
我沿着公路往上走,来到了“五岳殿”。在五岳殿的外墙上镶嵌着一块牌子,写着:
五岳殿简介
五岳殿是江南唯一同时供奉五岳圣帝的寺庙。是唐朝著名的石头和尚弟子“丹霞禅师”天然和尚所建,故名丹霞寺,始建于唐代贞元年间(公元785年-公元804年)。清末,寺僧玉洁塑了五岳圣帝神像于前殿,以便吸引更多的朝圣者,从此丹霞寺改名为五岳殿。
在五岳殿的拱形门上,写有:“送子娘娘”四个字。我走进五岳殿里面,首先来到的是“送子殿”。送子殿里面有一座全身深褐色的雕塑,雕塑披着红色的外衣。雕塑前写着:“有求必应”“佛光普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