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72016年湖南旅游(96):韶山毛泽东故居(8)
(2023-11-16 08:09:45)毛泽东母亲墓地旁边竖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毛泽东写的:
祭母文
毛泽东祭母文,民国八年八月十五日
呜呼吾母,遽然而死。寿五十三,生有七子。七子余三,即东民覃。其他不育,二女二男。育吾兄弟,艰辛备历。摧折作磨,因此遘疾。中间万万,皆伤心史。不忍卒书,待徐温吐。今则欲言,只有两端:一则盛德,一则恨偏。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不作诳言,不存欺心。整饬成性,一丝不诡。手泽所经,皆有条理。头脑精密,擘理分情。事无遗算,物无遁形。洁净之风,传遍戚里。不染一尘,身心表里。五德荦荦,乃其大端。合其人格,如在上焉。恨偏所在,三纲之末。有志未伸,有求不获。精神痛苦,以此为卓。天乎人欤,倾地一角。次则儿辈,育之成行。如果未熟,介在青黄。病时揽手,酸心结肠。但呼儿辈,各务为良。又次所怀,好亲至爱。或属素恩,或多劳瘁。大小亲疏,均待报赍。总兹所述,盛德所辉。必秉悃忱,则效不违。致于所恨,必补遗缺。念兹在兹,此心不越。养育深恩,春辉朝霭。报之何时,精禽大海。呜呼吾母,母终未死。躯壳虽隳,灵则万古。有生一日,皆报恩时。有生一日,皆伴亲时。今也言长,时则苦短。惟挈大端,置其粗浅。此时家奠,尽此一觞。后有言陈,与日俱长。
湖南省韶山管理局,一九八九年八月立
我支起三角架,以毛泽东父母亲的墓地为背景拍照。我往下走。路边竖有一块牌子,写着:
怀念堂
自毛家迁入土地冲以来,李家就与毛家结缘和睦为邻,我的曾祖父、祖父,几代人均为毛主席家的佃户,我家受到毛主席家几代恩泽。我的父亲是主席儿时好友,1959年主席回韶山时,还特地来我家嘘寒问暖。
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李家后辈怀着对主席的敬仰和对主席老辈的感恩之情,建了怀念堂,设全国唯一一家介绍百姓与领袖故事的专题展《我的邻居毛泽东》以享观众,展览史料详实,照片生动,用老百姓的方式堁进述信;领袖与百姓的故事。
来韶山的客人都是主席家的客,我们以热情周到的服务接待第一位来韶山的贵宾。
我的邻居毛泽东怀念堂由此去→。
我向“我的邻居毛泽东怀念堂”走去,路边竖有一个路牌:写着:“故居长廊,我的邻居毛泽东专题展,怀念堂,毛泽东纪念馆,毛泽东铜像、图书馆、遗物馆,参观由此走”。
我下山到了毛泽东邻居的家里。在门口挂有三块牌子,写着:“我的邻居毛泽东”“我的邻居毛泽东专题展”“韶山市祖田米业责任有限公司”。
我走进里面,看到了墙壁上有一些图文,是说明这邻居家和毛泽东家的交往情况的:“邻居人家,由猪婆嘴与象鼻山(毛泽东故居前山)形成的一个小山冲。冲有里山林428亩,水田23亩,水塘15亩。解放前这个冲里只有四户人家:毛主席家、周春培家、毛海青家还有就是我们家。——李定红口述”“远亲不如近邻是一个穷乡僻壤,在这里,邻里和睦,我家曾待他如亲人,我家借了他家不少日常家什,我的爷爷常把这些事情挂在嘴边”。
“有女莫嫁韶山冲,红薯柴根度一生,农民头上三把刀,税多租重利息高,农民眼前三条路,逃荒讨米坐监牢。——韶山民谣”。
有图片标有文字:“1993年运送毛泽东铜像的卡车经过井冈山”“1993年12月20日,江泽民为毛泽东铜像揭幕”“我叔叔李文贵受毛泽东的影响,参加了韶山赤卫队,成为了韶山农民协会的会员。1925年,毛主席带着杨开慧和小孩回乡开展农民运动,杨开慧在毛氏宗祠讲课,爷爷和伯伯都是她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