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旅游(79):参观罗盛教纪念馆(2)
(2023-10-30 08:14:01)第三块宣传板上写着:
多年来,罗盛教纪念馆取得社会各界的认可。先后被评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省国防教育基地,省文明卫生单位、湖南省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已接待来自国内观众达千万人次,并先后接待朝鲜驻华大使申仁夏、公使参赞金昌奎、记者金珍善等朝鲜贵宾。新化、冷水江、涟源、类底、隆回、湘潭等县市50余家学校、单位、部队、企业在我馆建立德育基地。罗盛教纪念馆真正是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理想场所。
罗盛教是新化人民的莫大骄傲,英雄事迹万感天动地,烈士精神永垂不朽,革命传统薪火相传。新化人民深情缅怀这位优秀梅山儿女,追忆不朽英雄事迹,倡导炙热革命情怀,满腔热情建设自己的家乡。
第四块宣传板上写着:
1952年1月2日,出完早操,罗盛教突然听到小孩的惊叫声:“崔莹掉到河里去了!”罗盛教闻声,像离弦的箭。飞似地向河边冲去,一边跑,一边连撕带扯地脱下棉衣,冒着摄氏零下二十度的严寒纵身进了八尺多深的冰窖里,忍着刺骨的寒冷,在水中摸了两次。没有找到崔莹。他把头露出水面,深深地吸了一回气。第三次钻进水里,终于找到了崔莹,他用力把崔莹托出水面。可是由于冰开裂,崔莹刚要爬上来时,冰沿又崩塌了一块,崔莹再一次掉进水里去了,这时,罗盛教吃力地喘着气,全身冻的青紫,血液都快要凝固了。突然,晨空里传来集结号音,这声音就像战斗冲锋号,使罗盛教的精神为之一振。他顽强地把头一甩,咬紧嘴唇一下子又沉到了水底。找到崔莹,双肢踏着河底的碎石,竭尽全力用头把崔莹顶出了水面。可是,筋疲力尽的罗盛教被激流冲到冰层下流去了。等闻讯的人们带着斧子、铁锤蜂拥而来,凿开冰块从下游离冰窟窿几米远的地方把罗盛教打捞上来时,他已经永远地停止了呼吸。二十一岁的中国人民的好儿子罗盛教,用他年轻的生命。谱写了国际主义的壮丽颂歌。
罗盛教纪念馆的院子很小,竖有一尊罗盛教背着小孩的雕塑。雕塑的基座上写着:“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罗盛教烈士(1931-1952年)”我支起三角架,在罗盛教雕塑前拍照留念。有一个团队在罗盛教雕塑前宣读入党誓词。
在罗盛教纪念馆门口,挂着一幅红色横幅,写着:“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在门上挂着四块牌匾,分别写着:“湖南省红色旅游点”“文明单位”“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南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在一楼的走廊上,悬挂着红色一幅横幅,写着:“提高国防意识,弘扬爱国精神”。
我走进一号展厅,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罗盛教的半身雕塑。在雕塑上方的墙壁上贴有金日成的亲笔中文题词:“罗盛教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朝鲜人民永远共存”。在罗盛教半身雕塑的基座上写着:
罗盛教(1931-1952)简介
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罗盛教,为抢救入冰窟的朝鲜少年崔莹英勇牺牲,用他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曲中朝友谊的壮丽颂歌。
为了发扬罗盛教烈士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发展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友谊,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一九八三年九年,中共新化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修建罗盛教纪念馆,于一九八五年四月二十二日落成。本馆陈列的有关图片、照片和实物,展现了罗盛教在党的培养下,从一个普通士兵成为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的历程,将使人们人中得到教育和启迪,鼓励人民同心同德,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