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72016年旅游(62):在洋溪镇航氏祠堂翻阅族谱(2)
(2023-10-13 08:07:51)我翻开另外一本族谱书,书的封面上写着:“中华航氏睦亲堂族谱编纂委员会编,第一卷,第十次续修;中华航氏睦亲堂谱”,封面上印有毛泽东的一语录:“搜集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也可以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宝贵的资料,毛泽东。”
族谱书的第1页是黄帝的像,正面写着:“中华始祖航氏嫡宗——轩辕黄帝”,第2页是一个古代男人的头像,写着:“以邑为氏航氏始祖,宣靖父,春秋时贵族”,第3页是一个古代男人的头像,写着:“航世守——北宋云南大理签判”,第4页是一个古代男人的头像,写着:“航希可——官平章新化始迁祖”。
族谱书的第5页是航氏祖宗照片,写着:“先祖墓山水图”。第一座墓有石碑,有一对石狮,写着:“世守公墓图(位于今衡阳县曲兰镇高汉村即木山村)”。
第二座墓用约一米高的围墙把墓地围起来,写有二副对联,其中一副对联的上联是:“丁口瓜归椒衍”,下联是:“枫恩地厚天高”,在墓地照片下面写着:“修缮后的眉心塘丁妣墓图(位于今祁东县黄土铺镇眉心塘龟形山)”。
族谱书的第6页写着:“先祖墓山水图”,第一座墓的墓碑上写着:“祖德流芳争,始迁祖,航公希可、母向氏之墓,子孙繁衍,世代晶荣,睦亲堂联谊会重修,二〇〇六年四月”在墓地照片下面写着:“希可公墓图(位于今新化县洋溪镇石塘山)”,第二座墓的墓碑上写着:“航公俊翁、母李氏之墓,男,和辛,宗媛,氏,氏,孙仁义,仁祖,寿,湘山,华顺智,仁寿,仁俊,仁智,仁泰;曾孙,仲芳,仲华,仲良,仲德,仲奇,仲贵,仲仁,仲文,仲武,仲父,子孙繁衍,世代晶荣”。墓碑上写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俊发辛和千枝秀”,下联是:“翁衍斌良万代兴”。在墓地照片下面写着:“俊翁公墓图(位于今新化县洋溪镇石塘山)”。
族谱书的第7页有二副图,第一副图是:“航氏睦亲堂神台”,里面立有航氏列祖列宗的牌位,一共是十排牌位,牌位上方的墙壁上写着:“金玉相辉”“祖德流芳远”“宗功润泽长”。牌位下方摆放着香炉。第一副图是:“航氏睦亲堂宗祠功德碑”。功德碑两旁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业绩长存流芳百世”,下联是:“功勋卓著享誉千秋”。
从族谱书的第8页开始是文字介绍航氏的起源:“以邑为氏,航氏的形成,1、以邑为氏航氏出自子姓——契,历代(航氏宗谱)均有关于‘航氏起源于轩辕,舜赐子姓于契,受封于商’的记载,航氏开姓前的远祖系殷商的后裔,因而以邑为氏航姓的血统在以‘航’为子姓,航姓出自子姓。《史记·殷本纪》脉络清晰地记载了殷契以下的诸王世系。据王国维考证,这世系基本符合史实。我们之里再参证其他史料,不难找到以邑为氏航氏形成的直接原因。‘契卒,子昭明立。昭明卒,子相土立。相土卒,子昌若立。昌若卒,子曹圉立。曹圉卒,子冥立。冥卒,子振立。振卒,子微立。微卒,子报丁立。报丁卒,子报乙立。乙卒,子报丙立。报丙卒,子主壬立。主壬卒,子主癸立。主癸卒,子天乙立,是为成汤。’从契到汤约十四代(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建立了商王朝。
《史记·殷本纪》又曰:‘成汤,自契至汤八迁。汤始居亳……汤崩,太丁未立而卒,于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是为帝外丙。帝外丙即位三年崩。立外丙之弟中壬,是为帝中壬。帝中壬即位四年崩,乃立太丁之子太甲。太甲,成汤適长孙也,是为帝太甲……称太宗。太宗崩,子沃丁立……是为帝沃丁庚。太庚崩,子帝小甲立。帝小甲崩,弟雍己立,是为帝雍己……帝雍己崩,弟太戊立,是为帝太戊……称中宗。中宗崩,子仲丁立(迁于隞),是为帝外壬。河亶甲居相(祖乙迁于邢),帝仲丁崩,弟外壬立,是为帝外壬……外壬崩,弟河直甲立,为是帝河直甲……河亶甲崩,子帝祖乙立,殷复兴……祖乙崩,子帝祖辛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