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262015年旅游(77):参观南宁市动物园(9)

(2023-06-20 18:07:07)
我看到了一些牛蛙,有文字介绍:牛蛙分类:蛙科(ranidae,即赤蛙科)动物分布:原产于美国东部数州,后被引进西部和其他国家。特征:头部宽扁。口端位,吻端尖圆面钝,眼突出,分上下两部分,下眼皮上有一个可折绉的眼皮,可将眼闭合。背部略粗糙,有细微的肤棱,粗壮,前肢短,无蹼独居的水栖蛙,因其叫声似牛叫,因其而得名,鸣叫声宏亮似牛叫,故名牛蛙,为北美的蛙类。食性:主要捕食蝗虫、蟑螂、鱼苗、蜻蜓、蛾、蟋蟀等昆虫及幼虫。我看到一条巨大的蛇,有文字介绍:虎斑游蛇学名:Rhabdophistigrinus别名:水赤链游蛇、双全白环蛇、翠青蛇、链蛇等。分类:颈槽蛇属、游蛇科分布:虎斑颈槽蛇大陆亚种,是中国数量较多蛇类,栖息于山地、农田、水边及林地边缘。日行性。受惊扰时体前段膨扁且竖起。分布广泛,中国除新疆、海南、西藏等省区外,均有分布。中国以外分布于日本、俄罗斯、朝鲜、韩国。特征:体型中等偏小,头椭圆形,与颈区分明显。颈背正中2行背鳞间具1个纵行浅凹槽。体侧斑纹两色间隔。通身背面橄榄绿色、或草绿色、或浅蓝色、或蓝色(底色变异较大),体前段两侧具常呈方形的粗大的黑色与橘红色斑块,相间排列,后段犹可见黑色斑块,橘红色则渐趋消失。食性:以鱼类、蛙类、蟾蜍等为食。我看到了缅甸蟒,有文字介绍:缅甸蟒拉丁学名:bythonmolurusbivittatus学名:Pythonbivittatus别名:南蛇、琴蛇、双带蚺分类地位:爬行纲,有鳞目,蟒科,蟒属保护级别:国家一级分布:主要分布于东南亚,我国见于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海南、贵州等地。以地栖为主,有时会游入水中,在树上也可见其踪迹。是一种大型无毒蛇,体形粗胖,头较大躯体小,无毒。吻端扁平,有3对唇窝(热感应器官)。体棕褐色,头背有棕色箭头状斑,背面黄色,满布不规则棕色云状大斑,腹部白色。泄殖腔两侧有一对退化的爪状残肢。进食:缅甸蟒跟一般蛇类一样属于肉食性动物。缅甸蟒以哺乳类、鸟类和爬行动物为食。缅甸蟒根据各自体型的不同,而捕猎各种大小不一的鸟类及哺乳动物。它们以尖锐的倒勾状牙齿咬紧猎物,然后将躯体捆绑着对手加以紧压,利用强劲的肌肉力量将对手捏死。它们间中也会于人类周边出现,主要原因是人类住居所聚生的鼠类是它们的主要粮食之一。我走出了蛇园。在蛇园前面,有一棵仿真红樱树,叶子是红色的。在湖边,我看到了湖面上有两只鸭子在游动。湖边生长着树木。湖边有一些游客在投食喂鱼。我看到一些黑色的猴子,尾巴很长。我又看到另外一些猴子,前臂很长,有文字介绍:长臂猿学名:Hylobatidae分类:灵长目一科动物,有416种。特征:因臂特别长而得名。体长45.6-63.5厘米,无尾,体重613千克。直立高不过0.9米;腿短,手掌比脚掌长,手指关节长;身体纤细,肩宽而臀部窄;有较长的犬齿。臀部有胼胝,无尾和颊囊。喉部有音囊,善鸣叫,不同种类叫声差别很大。雄猿一般为黑、棕或褐色;雌猿或幼猿色浅,为棕黄、金黄、乳白或银灰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