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262015年旅游(40):参观广西区博物馆(2)

(2023-05-13 08:56:03)

人注意安全,严禁池边戏水,违者后果自负”。

在一块空地上,竖着一根芦笙柱。地上竖有一块牌子,写着:

苗族芦笙柱

苗族能歌善舞。每个苗寨口都有芦笙坪,坪中央立有一根“芦笙柱”。柱上蟠龙缠绕,凤鸟立顶,腰身牛角。每逢节庆,苗族同胞都聚集在芦笙柱周围载歌载舞欢庆节日。

我看到一栋木楼,写着“广西区博物馆职工食堂”“聚合堂”。

路边一个拐角,在墙壁上挂着一块牌子,写着“出门有喜,转弯路口小心慢行→”。我看到一栋和我老家一样的木楼,木楼前有一个穿着厨师服装的工作人员。

一家油茶馆,写着“瑶家油茶”“散点油茶的顾客,请先到收银台付款,谢谢您的配合”。

墙壁上贴着:

打油茶

做法:打油茶工具、选料、制法、喝法都非常独特。

工具:小铁锅,小木標。

选料:食用土茶,就是未经加工的乔木大茶叶,另配葱、蒜头,盐等。

做法:铁锅烧热,加少量素油,等油熬透,加入用滚水浸泡过的土茶,用槌反复敲打,方能使其风味突出,至打透,加入适量盐,使烧滚,用专用滤具过滤后倒入小碗,加上葱花,油炸花生,阴米,油菜或其他食品,即成一碗香味四溢的油茶了。

功效:《本草纲木拾遗》里面说,茶油可以润肠,清胃和解毒杀菌,另油茶还有袪寒,提神之功效。

有一栋一层楼的瓦房,屋檐下挂着四个红灯笼。我来到一座风雨桥。风雨桥的屋檐下挂着红灯笼。在桥上,摆放着一些桌椅,上面有一些喝茶的碗具,挂着电风扇,有几个人坐在桌椅上。在风雨桥旁竖有一块牌子,写着:

侗族风雨桥

风雨桥,又称廊桥、花桥,是侗族地区最有特征的建筑之一。在桥上加盖廊亭,既可保护木桥不受日晒雨淋,又可使人们在廊亭上歇脚、躲雨、下棋、聊天、乘凉、交易。廊亭同时还起到组景和观景的作用。风雨桥本身自成一景,又与田园风光、自然山水互为村托,使美丽的侗寨倍添姿色。

这里展示的是侗族地区最常见的风雨桥,由侗族众多风雨桥进行优化设计而成。

我走过一座拱桥,在拱桥边上有一个穿露肩长裙的时髦女人,她背着两个袋子。我用照相拍了她的背景。

我看到一座九层瓦檐的鼓楼。鼓楼的屋檐下挂着四个红灯笼,门口贴着一幅对联。鼓楼前面有一块坪地,竖有一块牌子,写着:

鼓楼坪

鼓楼坪是侗寨公共场所,每年冬月的侗年,侗族同胞都会盛装聚到鼓楼坪,芦笙踩堂,笙歌阵阵,舞影翩翩,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出入平安。

在鼓楼前面竖着一块牌子,写着:

侗族鼓楼

鼓楼是侗族村寨中最具有独特风格的公共建筑。一般一寨一鼓楼,大的寨于有三、四个鼓楼,按姓氏而设。鼓楼是侗寨中议事、典礼、聚会、娱乐、休息、聊天的场所。看到鼓楼,就意味着进入了侗乡。

这里所看到的鼓楼,取材于三江侗族自治县的马胖鼓楼。为穿斗式木构架,平面呈方形,高九层,中层的四根金柱组成井字形构架,是鼓楼的主体。所有的木构件都是用榫铆互相衔接,联成坚固的整体。鼓楼内部最上层悬有一个长筒形牛皮鼓,系用整段大树干挖空中心,两头蒙上牛皮制成,每逢寨内有事,看守鼓楼的“传事”即登楼击鼓,各家代表闻声而至,由寨老主持议事作出处理。整座建筑造形淳朴、敦实,显示侗族人民高超的建筑技巧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