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后记(1)
(2022-09-16 08:08:48)我想如果我没有生这场病,就没有《赤城十二年》的产生。
2009年8月,病后的我十分无聊。我打开电脑,开始在电脑上继续写2006年没有写完的大学生活回忆录《草样年华》,到10月中旬写完。写完后,闲在家里没事,我开始写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以后的回忆录。我把它取名为《赤城十一年》。
在文章的开头,我写下这样一句话:
从我踏上赤城这块土地上时起,我就想,我将是这块土地上的一份子,我的后半生将和这块土地联系在一起,我爱这块土地和这块土地上的人们。
这句话是我对赤城感情的真实写照。
接下来我开始写第一节“走进赤城”,刚开始写时还比较顺利,但越往下写,感觉写得越来越困难,并且文采没有《草样年华》那么好,当写了4万多字,写到“买电脑”时,实在写不下去了,就停笔了。
原以为就此停笔不会再写,到了2010年11月初,我在家上网时发现自己厌倦了上论坛和看电视剧,我又开始接着写大学毕业后的回忆录。我把回忆录的标题改成《赤城十二年》。我从比较有激情的,我的感情故事开始写,写了参加工作后和几个女孩的感情故事,写完后接着写大学恋爱的余音。这一写就一发不可收拾,我早晨起床后写,去学校签到后回到家写,到11月底字数达到了12万字,到12月中旬,《赤城十二年》的字数超过了《草样年华》的数字,我想我争取能够写到20万字。
进入2011年元旦,由于我的手长了冻疮,暂停了一段时间,2月份初继续写。进入3月份后也就是2011年春学期开学后,我发现我在家里很难写作,相反,在学校办公室很能静下心来写,于是我开始在学校办公室写《赤城十二年》。
为了避免凤看到回忆录里面的内容,我给文档设了密码。为了避免凤从智能陈桥五笔的提示语中看到蛛丝马迹,我经常删除智能陈桥五笔中的记忆词语,或者把参数设置中的“语句提示”功能关掉,虽然这样对我自己打字造成不方便,但这是加强保密的办法。
学校办公室人多,我怕领导和同事发现我在写回忆录,我进行了伪装。我把课本和教案工工整整地摆在电脑桌前,时不时翻动课本和教案,做出一副在电脑前备课,把教案输入电脑的样子,把《赤城十二年》的标题改为《五四爱国运动》。每次写回忆录之前,我先打开我的一个教案,然后打开用来写回忆录的记事本,把记事本的大小进行调整,长度和陈桥智能五笔控制条的长度一样,宽度限于一行字的宽度。我把记事本放在陈桥智能五笔控制条下面,这样就很难被人发现。我每天都这样写回忆录。当有人走近电脑时,我会迅速地把记事本隐藏起来,装模作样地在看以前写的电子教案。
每天上午或者下午写完,我会把写好的内容发在电子邮箱里,这样我在家里可以收到在学校写的回忆录。
在家里,为了不让凤发现我在写回忆录,我同样以“五四爱国运动”来命名我的回忆录。并且设了密码。快要写完时,我把回忆录的标题改为“学校期末第二次统测试题”,把文档放在“教学”文件夹里面。我想凤不会打开我的教学文件夹,不会看与教学有关的文档。
我一边写回忆录,一边想回忆录的内容,我把随时想到的内容标题写在文档的最前面,每写完一个内容,把相应的标题删去。例如我2010年12月28日保存的回忆录的目录是:亲人来赤城,养儿子(日常照顾,做满月酒,生病,生日),单身的日子,工作(班主任,英语,历史,公开课,监考,考试,广州英语竞赛,外出交流开会学习,写论文),生活(生病,吃酒,运动,上网,过年),买房子,买(电脑,单车,电视,影碟机,床,洗衣机,手机),装修房子,写文章,老乡交往,1999年回母校,家教,2001年回家。2007年坐摩托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