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的区别
(2021-08-09 09:32:30)我是在80年代上的小学。我在小时候就听说过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我的小学语文老师谭老师就是民办教师,谭老师从我小学一年级教我到小学五年级毕业。谭老师教学能力不错。后来谭老师通过考试转为正式在编公办教师,2018年退休。
今天我在三个网站上找到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的区别:
第一个网站:
民办教师就是代课教师,代课教师是指在公立学校中没有事业编制的临时教师。1984年底以前他们被称为民办教师,在此前从教的临时教师基本被转正或清退。1985年开始,教育部为提高基础教育的师资质量,在全国一刀切不允许再出现民办教师。但不少偏远贫困山区因财政困难而招不到公办老师或公办老师不愿去,这些空缺仍需临时教师来填补,他们转而被称为“代课教师”。
第二个网站:
正式民办教师应该是86年以前任教并持有《任用证》的国家认可的在册合格民办教师。由省市教育厅、区县人事部门备案,包括三次大整顿78年82年89年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任用证书》、《教材教法考试合格证书》《民办教师职务任职资格证书》、并领取国家补助费的民办教师。
代民办教师应该是86年以前任教,通过历次整顿考试考核不合格未取得《任用证书》,但领取国家补助费的民办教师。也可以说,民办教师包括正式民办教师和代民办教师。
代课教师是没有通过考试考核整顿、没有领取国家补助费,且寒暑假期没有工资的自聘教师。包括长期代课(代缺额)教师和临时代课教师,86年后参加工作的全属代课教师,但也有86年前参加工作的长期代课教师。
第二个网站:
1、民办教师。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恢复了高考制度,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但是师资短缺,很多地方就地聘用了一些稍微有点文化的人担任小学教师,这也是至今民办教师为什么几乎都在小学出现的原因,初中和高中也有,但是寥寥无几。后来,这些教师有的自己考了师范上了民教班,还有的考取了教师资格证,由各市教育局统一颁发了民办教师证,聘用就变成了市聘用,工资由市财政负担,聘用单位是市教育局。
2、代课教师。
代课教师中也有很多和民办教师是同一时期进入教育系统的,和民办教师的区别在于没有教师资格证,所以各市就没有颁发民办教师证,所以市上也不负担工资待遇,基本由各县自行负责。在2000年前后清退了一批,但是由于师资力量短缺,现在仍然还有一些,已经很少了,在我们县都不到10个,这些老师工资由县财政负担,聘用单位是县教育局。
3、临时教师。
临时教师的聘用就更简单了,并没有经过教育局,甚至教育局连个备案都没有,以前教委存在的时候,直接由教委聘用,连乡镇都不用打招呼,而现在教委和学校合并了,则由学校聘用,说白了就是校长说了算,工资待遇自然也低的可怜,什么福利都没有。
现在还有一种临时教师,其实是公益性岗位。身份比较特殊,本身由县财政负担一部分工资,每个月就几百块钱,然后自己联系单位,如果能找到接收单位的话,单位再承担一部分工资。有些人就联系了学校来当老师,算上财政负担的部分和学校负担的,每个月也就2000出头,也是没有任何福利。
总的来说,三种教师中,民办教师能稍微好点,本身就是历史遗留问题,再加上数目庞大,所以国家比较重视,大部分都转正了,即使个别没有转正的,一般也不会被随便清退。而代课教师和临时教师相对就稍微差点,如果师资力量够的话,随时有被清退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