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清池”名字的来历
(2021-01-14 11:03:31)前几天,我在鹿寨县图书馆借了《中国500个文化常识》一书,里面提到“华清池”名字的来历问题。
华清池亦名华清宫,它既是一座皇家园林,又是一座以亘古不变的温泉资源而著称的沐浴胜地。举世闻名的华清池像一位美丽动人的少女依偎在骊山脚下,旖旎秀美的骊山风光与华清池碧波荡漾的湖水交相辉映,正如白居易有诗云“高高骊山上有宫,朱楼紫殿三四重”,这里的苍翠山峦与楼阁殿宇承载着几千年的朝代更替与历史变迁。
查史料得知,周、秦、汉、隋、唐历代帝王在此都建有骊宫别苑。相传西周的周幽王就曾在这里建骊宫,为博得美人一笑而有了“烽火戏诸侯”的历史典故;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中央集权统治者秦始皇,在骊山砌石起宇,取名“骊山汤”;汉武帝在秦汤的基础上又重加修葺,扩建为“汉骊宫”;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十八年新建“汤泉宫”;唐玄宗李隆基把这里与长安的“兴庆宫”、“大明宫”连为一体,此时才称华清宫,因宫在温泉上面,所以也称华清池;
唐代华清池是帝王妃嫔游宴的行宫,每年十月到此,第二年春天才返回。唐天宝六年(747)扩建后,唐玄宗每年携带杨贵妃到此过冬沐浴,在此赏景。据记载,唐玄宗从开元二年(714年)到天宝十四年(755年)的41年时间里,先后来此达36次之多。飞霜殿原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寝殿。白居易《长恨歌》就写道:“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清圣祖康熙帝四十二年(1703年)冬11月西巡时重修过华清宫,曾驻跸温泉。因战争破坏解放前的华清宫汤池寥落,宫殿萧疏,解放后人民政府修殿宇、辟汤池、开花园,使古老的华清宫焕发了青春,成为人民群众观光游览的圣地,后称华清池,因震古烁今的历史文化而享誉海内外。华清池不仅历史悠久,而且里面有如“温泉颂”碑、三彩套兽、青釉瓷碗以及蒋介石手谕等稀世珍宝和历史文物,有很高的考古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