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能用“高堂”称呼父母
(2020-12-30 10:02:00)前几天,我在鹿寨县图书馆借了《中国500个文化常识》一书,里面提到为何能用“高堂”称呼父母的问题。
古代新人结婚,拜堂的时候,主持的人都会喊:“一拜天地,二拜高堂……”拜高堂就是拜父母,那么为什么要用到“高堂”这个词呢?
“堂”,《说文解字》解释说:“堂,殿也。”也就是说,在最初,堂和殿是一码事儿。但从唐代之后,“殿”专门指帝王的居所,和“堂”就区别开了。老百姓住的屋子,有堂屋,就是正房。
“高堂”这个词里的“堂”,指的是内堂。内堂指父母的居所。过去的习惯,是要到父母的居处去问安,问候尊长的起居。至于这个“高”字,有一种解释说,是因为要在高大的厅堂里拜见父母;而另一种说法认为,“高”字表示一种尊敬之意。不管怎么解释,“高堂”本来是指一种处所,是显示父母之尊的地方,所以久而久之,就引申为父母的代称了。“堂”这个字,经常被引申为母亲的代称。比如刚才说到的内堂,有时就专门指代母亲。还有一种文雅的称呼“萱堂”,也是对母亲的敬称。这个词出自《诗经·卫风》中的一句诗,大意是说,要在北堂种上萱草。什么是萱草呢?说起它的另外一个名字,大家肯定熟悉,就是忘忧草。也就是说,古人认为在北堂种萱草,可以忘忧。那么这个“北堂”是指哪里呢?一般就是母亲所住的屋子。所以人们就用“萱堂”来指代母亲的居所,引申为母亲的代称了。
古人称呼父母为高堂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在李白的《将进酒》中就有相关记载:“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还有在《送张秀才从军》中也提到了“高堂”一词, 如“抱剑辞高堂, 将投霍将军”。这里的“高堂”就是指的“父母”。用高堂称呼自己的父母是一种尊称,表达了古人对自己父母的一种尊敬。因为在古代的家庭之中,父母亲的居室一般是在堂屋, 堂屋在整个家的中间,并且和其他的房间相比,堂屋不管是地面还是屋顶都比其他的房间要高。所以为了表示对自己父母的一种尊敬, 孩子就在外人面前称呼自己父母为“高堂”。因此,人们就称呼自己的父母为“高堂”。